第132章(1 / 2)

药女淼淼 忆冷香 2540 字 28天前

徐淼淼道:“这个镇子有两三条官道,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附近村子的村民养猪养鱼喂鸡的人家多,猪肉、鱼、鸡蛋产量多,物价就便宜。”

众女均是面带喜色。

“你们不要以为长安也会如此,长安的房价高,东西都是从附近的村子运过去卖的,门面、税、人工、交通都要用到钱,物价不会便宜。”徐淼淼见众女面色微变,道:“多花多挣,你们不要担心。”

走过这个镇子,就看到了河水清澈的沣河,河面宽约七、八丈,有载着农民、牲畜的小木船在缓缓前行。

花氏坐在车窗窗口,指着小木船,跟坐在一车的李三狗的媳妇小花氏笑道:“你看,这里的河也有渡船,你家二伯子还不如把船带到长安挣银钱。”

“我们跟二哥说过,他觉得到长安就是外地人,怕船被坏人抢了,还怕没有人坐他的船。”小花氏是花氏嫡亲的侄女,模样很一般,但是特别勤快善良,性格有点内向,跟李三狗的性格正好互补。

花氏便道:“你刚才没听到大宝说徐家的一个管家乌大人调动了县里驻军。这么大的权势,你家二伯子还怕船被抢了?至于怕没人坐船,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生意差点,以后肯定就会好。”

小花氏飞快的望了一眼坐在旁边的刘喜儿及柳二,轻声道:“二嫂也不想让二哥去,怕二哥到了长安,就不要她们母女了。”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39徐家被欺淼淼大怒布局

“原来是这样。”花氏恍然大悟。原先几个村的少年都羡慕李二狗娶到了有新船当陪嫁的寡妇贺氏。现在看来,贺氏及她与前夫生的女儿成了李二狗的包袱,阻止他来到长安发展。

柳二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腹部,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在正月回娘家时流掉了,如今没有孩子,她可真怕拴不住眼看着要发达的赵明正。

刘喜儿是去年年底才与王大宝圆的房,听了徐淼淼的建议,十七岁之前不准备怀孕。

她相信只要好好带洋芋蛋,对王二宝也好,尽到一个长嫂的职责,王大宝发达以后不会没良心抛弃她。

大队人马又走了四、五里路,沣河河面变窄,一座七孔石桥出现在众人眼前。

远远的看到石桥上面挑着担子、背着娃、提着篮子的老百姓及骑着马的富贵人来来往往。

春兰骑着马过来禀报,“县主,前面有一石拱桥,桥头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写着什么?”徐淼淼刚才已听两个小孩子欢喜的叫桥了。

说起来永靖县一个县城,连座桥也都没有,且听许多人说过方圆百里都没有一座桥。

更有意思的是北地最大的城府金城,也没有一座桥。

权贵人及百姓过黄河只有通过船,或是冬天河面结冰了走过去。

她想起前世古代的桥,但凡有些年头的石桥,都很有名气,是因为给居住在周边的百姓带来很大的便利。

“石碑上写着此桥叫沣河南桥,已经存在六百余年,期间由当地的几个镇村百姓凑银钱,每隔三年修补一次,若发生洪水,水过之后立刻修补。”

徐淼淼已听几个人说过长安水患多,刚才看沣河的河面宽,肯定到了汛期会发洪水,感慨道:“这桥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真是坚固。”

“石碑上规定,大牲畜拉车从此桥过,车上的人得下来,重的货物也得卸下来分几次过桥。”

“咱们都下车,步行过桥。”徐淼淼立即发话,而后与两个小孩子下了车。

此时她们距离沣河南桥不到十丈的距离,将整座七孔拱桥尽收眼底。

两个小孩子甚至激动的欢呼起来,与洋芋蛋、赵五风兄弟一起风似的跑上桥去,站在桥上蹦起来朝众人招手大喊。

“我是头一回见着桥。”

“我也是。”

“长安真好。有这么大的桥。附近的村民生活太便利了。”

几个女子兴高采烈,簇拥着徐淼淼快步走上桥。

徐淼淼让已经学了几个月字的几女看石碑上,有不懂的字就问春兰。

她站在桥头望去,如同石碑上所描述,桥宽两丈,长四丈,能并排过两、三辆独马马车。

徐清林笑着跟同样对桥很感兴趣的徐磊道:“咱们祖籍大小河很多桥也多。长安这边的桥也不少。”

徐磊粗声粗气的道:“爹,我回去给红红说说这座桥,她听了肯定想来亲眼瞧瞧。”

桥上桥下的百姓也是见多了富贵人家,都没有回避,该过桥过桥。

花氏欢喜的摸了摸桥头两个石头制的小石狮,却听小花氏轻声道:“有了桥,坐船的人就少了。”

柳二走至,拍了拍小花氏的肩膀,道:“刚才咱们都看到船了,那船上坐的人可不少。”

赵兰到底是在小镇、梨花观卖过几个月的麻花,经得事多见识广些,有些感慨也有些兴奋的道:“这里是天子脚下的国都小镇,不是咱们北地的村子。百姓有银钱,舍得花银钱坐船。”

“你们不会想买艘船在这里渡人吧?”徐淼淼轻轻摇摇头,笑道:“开船渡人风吹日晒最是辛苦,还得看老天的脸色出船。我给你们找几个活计,比这个轻松赚银钱也多。”

众女十分惊喜。

徐淼淼柔声道:“这几天我先瞧瞧,你们也歇歇,等我想好了,你们就得立刻开工做活,到时可没功夫逛集市看桥。”

众人很快过了桥坐上车沿着沣河的河岸官道往北前行,这回不到几分钟就到达目的地。

徐家的田地理位置实在是极好,距离沣河上游不到半里路,地势也不低,一千三百亩地连成一片,地的中间有几口池塘,地的尽头是果林与大山。

此时,五百名官兵在官道旁边的一亩田里围成一个大圈,圈子里的坐在地上的唉声叹气的男女老少就是徐家的官奴。

老乌等人从徐家骑过来的大牲畜就在官道两边的树林拴着,树林的地上有绿油油的青草,它们悠闲的吃着草拉着屎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