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2 / 2)

刘老娘这碗筷就端不稳了。啥意思?

她看向刘梅。

刘梅憋红了脸,“妈,家里都这样过习惯了,你就按着咱老苏家的习惯来过吧。”

刘老娘知道,这是嫌弃自己管多了。

她心里觉得憋屈极了,这要是在自家,得要拍桌子。

当然,在老苏家她是不敢的。老苏家这个亲家大姑子不是一般人,不说自家以后还要仰仗呢,就说这一个月十五块钱的事儿,她就十分舍不得的。

“梅子她大姐啊,我也就说说。这样挺好的。照着你们习惯来挺好的。”

苏瑜笑着道,“大娘,你这话就对了。一家一个规矩,你要是习惯了老苏家的规矩,以后多为梅子想,我以后让梅子给你养老都是成的。绝对比你在老刘家过的好。你要是觉得老苏家不行,回去老刘家,我也让大志送你回去。”

刘老娘别别扭扭的应了。

吃完饭之后,刘老娘就拉着自家闺女问,“老苏家还要啥规矩啊,你和我说说看。要我说啊,你这婆家事儿也特多了,没事儿还制定规矩。”

刘梅拉着她道,“妈,咱老苏家就一条规矩。你可得记清楚了。要不然大姐要生气的。到时候咱都吃不了好。我可就指望你让我在婆家长脸了。”

刘老娘道,“哪条规矩?”

“在老苏家,大姐说啥就是啥!”

刘老娘:“……”

吃完饭,刘老娘就正式上岗了。洗碗打扫卫生的,做的很麻溜。她觉得在这里待着挺好的。

在家里累死累活,当牛做马的,啥也得不到。还要倒贴。来老苏家活没那么多,吃的好住得好,还有钱拿。算了,规矩就是规矩呗。人家是大学生,是干部。准没错的。

苏琳看着自己的工作被抢了,心里有些委屈。

一个月十五块钱啊,要是给她,那该有多好啊。她能买多少好衣服穿,买多少新文具啊。没准几年下来,还能存点儿小存款。

下午她就偷偷摸到苏瑜的房间,小声抱怨这事儿。

苏瑜正在学习,被打扰了有些不高兴,板着脸道,“就这么点儿出息。你要是有这个心思,就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放在如何打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面。你小哥现在是军人,大哥现在是厂里的小干部了,我也在大学了。你说说,你以后做啥?”

苏琳:“……当工人?”

“中专生多的是,你要当工人就一定能当?”

“……姐,你不帮我?”

“你先说说你有啥优点,我就帮你。你小哥力气大,能干苦力。去部队还能打敌人。你大哥人老实能吃苦,干仓库的活也踏实。你呢?”

苏琳憋红了脸,想了半天想不出自己能干啥。

苏瑜道,“想不出来吧,赶紧回屋里去看书。要是你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我就帮你进厂里当正式工。”

“……”苏琳赶紧灰溜溜的回房间去复习功课。啥也不敢想了。

第一名第一名第一名……

打发走了苏琳,苏瑜端着茶杯喝了口水,然后看了看手表,见时间不早了,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学校去了。

想起东征同志下乡去出差了,也不知道情况咋样。

第176章

宋秘书已经在金河县待了两天了。

金河县的情况比宝田县还要差,毕竟之前宝田县有他的帮助,所以老严那边已经改善的差不多了。而金河县这边依然处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满大街都是严重一样不良的人。

他坐着县里安排的小汽车到了下面的公社里面去找当地公社社长谈山货的事情。

知道他是来谈山货的事情的,所以公社的领导们对他的到来十分的热情欢迎,领着他到当地的乡下去转悠。

附近的公社知道来了这么一个人,都纷纷的从各个公社跑过来,准备邀请他去各自的公社里面走动。

宋秘书倒是没随便答应,毕竟这次过来,主要是考察环境,顺便看看哪些人适合拉拢,哪些人适合踢一边去。

两天的时间,他只挑了几个看起来比较忠厚老实的公社书记聊了聊当地的情况。然后住在了临水公社下面的一个生产队队长家里,有意无意的问起了民兵的建设情况。

老队长道,“民兵的建设情况不大好。现在到处缺吃的,找了民兵,不说发工钱,总要给人吃一口饭。公社没粮食,这些民兵都是当地咱们生产队自发的。不过公社要是有啥事儿,招呼一声,大伙也都听。但是到底不方便。领导,这次山货我们肯定好好的弄,虽然不如那些靠山的生产队弄的多,但是我们肯定都抓紧弄,不给上面拖后腿。这粮食你可得帮我们多换点啊。我们可都指着粮食过冬了。”

宋秘书笑着道,“这个当然没问题。这事儿就是我负责的,既然知道同志们的艰难,我肯定是要帮忙的。”

听到宋秘书的话,老队长笑着道,“那咱可就松口气了。可就指着组织上面给咱救命粮了。”

宋秘书道,“要是上面能拿得出粮食来,公社招募民兵,生产队会有人去吗?”

“那可不,要是有吃的。公社很快就能拉起一只公社民兵队伍。您不知道啊,公社手底下要是没人,事情也不好办。有些生产队都是一个姓的。以前都是一个老祖宗,还搞什么家族制度。公社的宣传根本就不实行。就去年隔壁生产队还有人搞啥子寡妇沉塘,还是咱们生产队的民兵去解救的。差点就打起来了。”

宋秘书给他发了一根烟,老队长没抽过这种好烟,舍不得抽,夹在耳朵上。宋秘书就将剩下的半包塞他手里了。老队长激动的拿着火柴哗啦一下点燃了,就赶紧儿的抽了起来。

“领导,你咋不抽啊?”

“不爱抽。”早就戒掉了。

宋秘书又道,“我听说,有些地方亩产万斤。你们这边咋还吃不上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