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千山记 石头与水 3088 字 14天前

待进正殿行礼后,以往胡太后对她也颇是和气,不过略说几句便让她去麟趾宫的,今日待她请安谢恩后却道,“听说你家长孙女颇有不凡之处,极类大长公主,今日怎么没带那孩子一道进宫,也让哀家瞧瞧。”胡太后这话,声音极是和煦,谢太太不敢抬头,已是半身冷汗。

在场命妇却还是得仔细想一想,得是记性好的才能想起谢家长孙女是哪个。如今听太后这话,机敏之人已是心下一凛,谢太太定一定神,却从容不迫道,“外臣之女,无宣无召,焉敢进宫。至于莫如类大长公主之语,臣妇在民间,也只听说过有女类姑的话,从未听过有女类外祖母的。如今有人这样说,臣妇亦当欢欣,只是她一个小孩子,再禁不得这般赞扬。今太后如是,想着以后恐怕太后耳边或再有此语,臣妇越发惶恐。”

胡太后微微一笑,不辩喜怒,“有何可惶恐的,要是那孩子类大长公主,也是好事。”

“昨日臣妇见家中庭院树上有一处鸟雀搭的巢,夜里风紧,今日晨起,那巢已不知去向。”谢太太深深俯身,不再说话。

胡太后淡淡,“谢夫人想得太多了。这些年,魏国夫人从不进宫,知道她还好,哀家就放心了。”对一畔的谢贵妃道,“你母亲既进宫,你们母女去你宫里说说话儿吧。”

谢贵妃柔声领命。

麟趾宫。

这里是谢贵妃的地盘儿,谢太太轻松不少。谢贵妃先请母亲坐了,宫人捧上香茶,母女两个一并喝着茶,各自问了好,谢贵妃方说起昨日赏赐之事,道,“近来有些上贡的锦缎,我瞧着不错,想着中秋将近,倒是好给家里人做衣裳穿,偏巧陛下听到了,一并赏赐下去。”谢贵妃也未料到这十来年,陛下突然要赏赐方氏。而且,再过几日就是中秋,赏在中秋,方不着眼,偏生陛下就这么不年不节的赏了,倒像特意赏赐似的。是的,陛下是特意赏赐方氏。所以,她也在思量,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昨日,又传出方氏所出亲女类大长公主的话来……总是有些缘故的,不是吗?

谢太太叹口气,“你嫂子喜好清静,陛下赏赐,莫如便代领了。要说聪明,莫如是有的,可要说她像大长公主,一个十岁的孩子,委实过誉。”

知母莫若女。谢贵妃垂眸,看来,这个孩子,不是寻常的出众。谢贵妃笑,“也是,世人皆爱以讹传讹,便是有一分聪明,待传到宫里来,也成了十分天才。”

谢太太笑,“是啊。”

谢贵妃笑,“眼瞅着二弟大婚的日子快到了,公主府离家并不远,我想着家里也有许多要预备的,不知可预备齐全了?”

“都妥当了。”

母女两个说着话,谢太太将给长子纳了一房良妾的事也告知了长女。谢贵妃便心里有数了,今日母亲进宫,谢贵妃实也有要事相商,她入宫多年,周围皆是心腹宫人,此事仍是避开宫人说的,谢贵妃道,“陛下似有再立新后之意。”

此一言,便将谢太太今日进宫时的种种担忧尽数压了下去。谢太太先是一喜,后是一忧,她凝眉思量片刻,道,“宜安公主为陛下爱女。”

“是啊。”谢贵妃轻声一叹,倘陛下有立她之意,如何会让谢柏尚主。可她已是贵妃,膝下又有皇子,如何能不为皇子谋?

谢太太道,“娘娘莫急,我回去与你父亲商议。”

谢贵妃一笑,“母亲放心,我原也不是急性子。这事……”说着不由一声轻叹。

谢太太劝道,“娘娘,三皇子年纪尚小,世间难道还有比让三皇子平安长大更重要的事么?”

谢贵妃面容微肃,“母亲放心,我必不会舍本逐末的。”

“好好抚育三皇子,一个有光辉的人,便如天上的太阳,即便有黑夜,也终能照耀万物。”谢太太自然盼着闺女外孙好,但,此时不是太祖时,太祖只太宗一子,非太宗不可。如今太宗而立之年,已有五子四女。最重要的是,太宗还年轻,以后会有更多的儿子,谢家可以为三皇子争一争,可前提是,三皇子值得人为他一争。便如谢莫如,谢家为什么愿意为谢莫如甘冒风险,无外乎谢莫如足够出众。

谢贵妃当局之人,难免失了往日分寸,如今经母亲劝慰提醒,立刻觉着灵台清明,雍容更胜往昔,谢太太见闺女已有所悟,方问,“太后那里怎么说?”宫中亦有胡昭仪承宠,只是胡昭仪出身胡氏旁枝,母家平平,于后宫也不大显眼,膝下亦无子嗣,这样的宫妃,若进为后位,也不怪闺女心下不服。

谢贵妃道,“太后近来时常召见胡氏女。”

原来如此。此事不亦在此处多言,娘家心下有数便好,谢贵妃召进宫人,吩咐小厨房做了母亲爱吃的小菜,中午留饭,母女俩一并说了不少私房话。

昭德殿。

穆太宗用过午膳,大太监郑佳在一畔服侍,内侍于汾在殿外微一探头,郑佳过去,不一时回去轻禀,“谢氏女并未随谢夫人进宫。”

穆太宗不过一笑。

谢太太回府时已是过晌,往日她必要小憩片刻,如今有立后之事压在心上,哪里有星点儿睡意,由丫环服侍着换了家常衣裳,素蓝捧上一盏燕窝粥,谢太太喝了两口,让素馨叫莫如过来。

打发了屋内丫环婆子,只留谢莫如谢柏两人,谢太太先说了在慈安宫的事,谢莫如起身行礼,道,“多谢祖母回护。”

谢太太示意谢莫如坐下,笑,“这有什么可谢的,你既叫我祖母,我护你是应当。”

谢莫如一笑,看来谢家不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赞赏,还愿意付出一些代价的。

谢太太这才说了陛下欲立新后的事,谢柏略一思量已道,“恐怕陛下无意娘娘。”他尚宜安公主,朝中便有微辞,言谢贵妃为陛下爱妃,陛下爱女下降贵妃胞弟,辈份不对。但,贵妃不是皇后,谢家也不算外戚,太后与公主相中的亲事,最终还是赐婚。

谢莫如并不急着下论断,道,“太太能给我说一说陛下先皇后的事么,我不大清楚。”

谢太太叹,“陛下元后楮皇后出身楮国公府,生下二公主便过逝了。宜安公主是陛下长女,生母胡皇后,胡皇后初入宫便是贵妃,有长女宜安公主与二皇子姐弟,胡贵妃病重时,陛下立为皇后。”

谢莫如又问,“胡家如何?”

谢太太道,“那是陛下母家,自然荣宠非常。”

“功绩呢,胡家可有什么卓著功绩?”

谢柏道,“承恩公次子胡悦镇守南安关,颇有战功。其三子胡慎在朝为户部侍郎,正是你爹顶头上峰。余者子弟,多有为官者。”

谢莫如眼神明亮,“二叔不是说胡太后无掌政之能么,胡家子弟这般出众,倒让我诧异。”

谢柏苦笑,“往前数二十年,胡家这些子弟尚且懵懂,老承恩公时,颇是糊涂,当今承恩公胞兄便因胡作妄为被判斩刑。”知道不?胡家与大长公主还是仇家。

谢莫如点头,很显然明白了谢柏的意思,又问,“宫中赵贵妃如何?”

“赵贵妃出身赵国公府,膝下有大皇子。”

谢莫如一笑,轻声道,“如果胡太后有意胡氏女为后,请娘娘一定要支持太后娘娘的意愿才好。”

谢太太道,“就不知赵家会不会动心了?”

谢莫如淡淡,“这个时候,先动心的那个,必是先输的那一个。”见谢太太有些犹疑,谢莫如不急不徐道,“历朝历代,废弃的皇后有多少,恐怕双手都数不过来。平民百姓之家,妇人依丈夫过活倒还罢了,我从未听说深宫之内君王的恩爱能长久的。与其将眼睛放在皇后之位,何不将眼光放得更远,太后之位难道不比皇后之位安稳数倍。皇帝可以废弃皇后,丈夫可以休弃妻子,唯有儿子不会背弃母亲。便如庄公立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最终不也‘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么?这个时候,无争便是争。二叔尚宜安公主,太后一系,是在拉拢咱家。娘娘不争后位,太后只会更喜欢娘娘,赵贵妃那里少一个竞争后位之人,也会安心,平平安安将三皇子养大,以后日子还长,何必争这一时。再反过来想,胡氏女即使入宫又如何,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能掌控后宫?胡家把后位想得太简单了。”

只这一席话,谢太太便觉着,丈夫的决定再正确不过。这样的谢莫如,的确是值得谢家为她冒一些风险的。

谢太太道,“有太后娘娘在,怕也不难。”胡氏女年少,但胡太后在宫中浸淫多年,岂能小觑。

谢莫如问,“先胡皇后是承恩公之女,还是承恩公胞兄之女?”

谢太太微讶,谢莫如心下已明,接着问,“承恩公家可有适合做皇后的嫡出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