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节(2 / 2)

大汉女学堂 金佶 2041 字 1个月前

这附近的牧民得到,大汉皇帝带着大军前来的消息早就跑得远远的。

她只能跟皇帝说,如果追到牧民的时候,杀死了农民也不要放弃,把牛羊都拖回来。

她来制成美味的食物

有了钱汝君这个承诺,再加上后勤离他们也不会太远,而且抢劫来的牛羊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

派一些队伍,收集过来也没什么问题。

只不过这样,就有些辎重营的伙伴,必须到前方去。

只是这样一来,上前线的只能是正式军人!

所以钱汝君让伙头军出马留下来的只有民夫,也就是说钱汝君的身边是缺乏保护的。

第六六九章 收服敌人以为己用

从皇帝带着大军离开,钱汝君就觉得过得非常不安稳。

“戏剧或小说里,每次发生变化的时候,就是发生事情都时候。不是天气灾变,就是让出问题。我觉得,这时候,最可能出问题的是皇帝领军在外,匈奴人突袭后勤。”

钱汝君这个想法,像是预测,也像是自我诅咒。

仿佛随时都有匈奴大军会冲进来的预感,钱汝君不得不加强准备。

她把推车送到最外围,包围住辎重营,但留了两个出入口。推车,钱汝君制造了很多,整个营地被她围了三圈。

钱汝君,历史曾经读的很好,但是毕业这么多年,再加上穿越以后,已经经过的时间,过往的记忆早就不复存在。

现在要她,指出大汉人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名字,估计能提出来的有一百个人,但是如果时间缩小到文帝刘恒时代,她估计剩不到十五个。

这十五个人,还包括刘启刘武兄弟,馆陶长公主刘嫖,皇帝刘恒还有皇后窦皇后。

只不过,钱汝君脑子的记忆是窦太后,现在,这个中国名女人,还没有爬到权势的高峰。

因为这些人是钱汝君日常生活出现的人,现在更是亲戚一般的人物。

他们所作所为跟钱汝君切身相关,记忆力被巩固了下来。

至于匈奴单于王,她只知道匈奴手下其实有很多部族的领袖,甚至很多部族在打仗的时候,都是独立领着自己的手下,随着单于一窝蜂打过去。

在草原上,他们也不需要太大的阵势,只要他们开始起步奔跑,被人只有害怕的分。

在匈奴单于的势力范围内,其实有很多的部族在替他们打仗。

只不过最后都是归功于匈奴这个名字。因为在这个时代,匈奴人就是他们的最高领袖。

钱汝君身边的人其实不少,但是辎重营的民夫管理,比军队更差,想要弄清楚,确切数字,很困难。钱汝君只知道有一万多人。

在钱汝君眼中,这些人都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胆量,钱汝君的深刻印象,来自于后世,她所属于那个时代。

嘴炮有,胆量没有。

在钱汝君印象中,平民百姓遇到战争的时候,就只会哭泣逃跑,没有反身战斗的能力。

至少明清以后,是这样。

皇帝刘恒才离开三天,钱汝君一方,就遇到牧民袭击。

在草原上,成年男子,其实是没有军和民的差别。

当他拿起刀子的时候,他就是军队,能够杀人。

牧民袭击,让钱汝君认识到历史上最威猛的朝代,普通老百姓的战斗力。

虽然他们比匈奴人还不会骑马,但是在战斗的勇气是,却是不缺乏的。

只不过,大概是少吃肉,看起来,没有草原民族威猛。

而且,做重要的是,这些草原民族是骑马的,而在辎重营,连拉车的马,都没有几匹。

钱汝君终于认识到,原来大汉人民的战斗力是杠杠的,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是挥刀能奋勇杀敌,可见的平时也没有少打架。

甚至是军阵的事情,大汉老百姓,摆起来也很正常。

这些大汉百姓,好像也习惯组队共同奋斗。

想想也是,以前大秦重视军功,每一个村子里,其实都有些人是从战场退下来。

这些人就算是伤残士兵,为了防止家乡父老在战争中受到损害,也会教他们军中的以众人的力量来防守对敌的方法。

百姓个人的力量虽然小,但是有组织结合起来的力量却很大。

关中原本就是百战之地,就算是老百姓也必须应付来自各方的挑战。匈奴和附近的少数民族,从来没有少过来打草谷。

甚至,在秦来到之前,咸阳以西,还是游牧民族活动地方。

说起来,汉人还是窃据别的民族土地的人。

汉人好像很习惯做这种事,一旦占据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成为他们必须收复的固有之地了。

虽然大汉军队的纪律性,跟后世不能比,大汉百姓的纪律性可想而知,钱汝君还是从这些无序中,看出有序,想要保持平安,在草原中好好地种植,养殖,不但是要教会这些大汉百姓,种植养殖,甚至耕织的技艺,还要教他们结阵杀敌的事情。

但是这样有点备多力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