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1 / 2)

悍将 水怀珠 2181 字 12天前

城墙外,是大金兵强马壮的十万铁骑。

再不救,褚家就没了。

官家截住赵彭的话:“不打了。”

光影晦暗的寝殿里赫然一静,凝冻一样的静。

官家道:“不打了,让他回来吧。”

赵彭震愕。

“明日,朕下罪己诏。”官家声音疲惫,又不容置喙,“大金南侵,国军溃败,政事荒废,民生凋敝……皆系朕之大过。东部防线已溃,再打下去,除葬送无辜以外,毫无意义。”

赵彭瞠大双目,一颗心跃至喉头:“……父亲的意思是要求和吗?”

官家扶着床柱站起来,崔全海急忙上前去扶。

“让出易、保、涿三州,大金停战,朕同意了。”

赵彭悚然大震,一刹之间,只感觉脑中雷声滚落。

“褚家……褚家守了三州六十年——”

硬是半晌,赵彭才艰难开口,喉咙如有铁锈腥味在蔓延。

官家漠声:“赵家守了大鄞一百六十年,因为他褚家那一方地,就不守了吗?”

赵彭心惊至极,心寒至极,刹那间红起双眼:“忠义侯还在守城,他守了三个月,大金三十万骑兵拿他没有办法,三十万人给他削成十万人,十万人也还是拿不下易州城!给他援兵!他可以胜!”

“那若是不能胜呢?!——”

官家回头厉喝,本就充着血丝的眼里雷霆大作,整座颓败的大殿如被龙吟哮过。

赵彭浑身僵住。

官家道:“朕不能再输了。”

边关的寒夜黑不见底,朔风卷翻鲜血模糊的战旗,一团团的大火燃烧在旗杆上,尸体上,破裂的战车上,尚在残喘的、打滚的士卒身上。

硝烟弥漫的战场,回荡着一片哀嚎。

东侧一块石垒前,甲胄肮脏的青年攥紧红缨枪低头坐着,一抹月光照在他头顶,昔日里英俊的脸庞满是血污,仅余一双明眸烁着微芒。

鲜血不断从他的乌锤甲里漫出来,跟甲上半干的、发黑的血迹混杂在一块,浓烈的血腥味、焦尸味充斥鼻端。

他大脑里嗡了一下,像是绷紧的弦将要断开,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耳边叫道:“侯爷,金军退了!赶紧回城,不然来……”

那声音蓦地止住,继而更近更大:“侯爷!”

褚怿感觉肩膀被人一摇,刹那间攥紧的长*枪竟快脱手,他忙定了下神,睁大眼眸。

夜浓似墨,火光明灭,模糊山影下,金军撤退的一片轮廓像潮水隐没。

“回。”一息后,褚怿动了动干裂的嘴唇,撑枪而起。

易州城墙下,寒夜沉沉,成行火把熊熊燃烧。

火光和月光相融在一处,照得城墙上各式各样的痕迹较之白日更狰狞,前来传旨的黄门内侍触目惊心,但脸上却不显露多少恐惧,仍是一副代表着皇权的、威仪的脸孔,倒是陪同而来的通判哆哆嗦嗦,颤着声道:“侯爷他……还没回吗?”

金军围困易州城数月,从三十万人打至眼下的八万人,今夜又给褚怿率两千精骑引至南郊,预备打一场突击战。

朝廷没有援军过来,褚家已从十五万大军锐减至两万,两座属城丢了,易州只能这样一点点地偷袭、突击。

一点点地扛,一点点地争取。

戍守在城门下的褚家军一早就对那黄门手里的圣旨心存戒备,他们太熟悉、或者说是太恐惧朝廷在战乱时发下来的诏令,前有金坡关,后有燕京一战,今日,尚不知是何等危局。

细细想来很奇怪,他们为朝廷出生入死,博取生机,可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们推入深渊、推至绝境的,也往往是朝廷。

“问你话呢,忠义侯什么时候回来?”

沉吟间,那黄门内侍掐着嗓子扬声诘问,尖冷的声音回荡在火光缭绕的寒夜里。

守将板着脸,回道:“该回时,自然会回。”

黄门内侍被怼,眉毛一横,便欲发作,通判忙上前来缓和局面。

这时,一阵轰隆隆的蹄声破空而来,有如块块巨石自天边滚落,城墙上有人叫道:“回了!侯爷回了!”

守将蓦地转头,持枪喝令:“开城门!”

血迹斑驳、断箭嶙峋的城门在刺耳的声音里缓缓开启,夜幕深处,一人长*枪锐亮,甲胄凛冽,领着一队精骑纵马入城。

黄尘飞扬,蹄声震天。

城中众人肃然而立,褚怿翻身下马,阔步而前,两侧火光照亮他威武身形。

黄门内侍蓦一看清他,瞳孔紧缩,心胆俱震。

来人高大如岳,一杆缀着红缨的长*枪直指苍天,兜鍪下的脸庞全是凝垢的血,披膊上、束甲上、护臂上、双脚的胫甲上、乃至他走过的黄土上……都全是血。

他整个人仿佛是从血海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