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张显知犹疑着要不要过去打声招呼,最后还是决定算了,一看这情况,就知道他们是邀约出来游玩,贸然上去打扰有些不太好。

于是便跟董书说:“我们往那边去吧,”

董书的目光终于从远处几人的身上收了回来,同意了张显知的做法,她没准备现在去凑一脚。

“你发现她身边有个小孩吗,我从没听说顾先生有孩子。”董书故意问。

张显知没想那么多,回答说:“那不是顾先生的孩子,那天我们三个去顾家,听那小孩叫先生叔叔。”

董书了然,便没有再问下去,却心不在焉像是在想着什么一样。

“后天的月会你带人来吗?”张显知又问。

文馆的月回有这个传统,可以带外人来参加。

董书心里早就有计划了,但是却不想向张显知透露什么,只模凌两可说了句:“还不知道,到时候再说吧。”

张显知挠了挠脑袋,没有继续问,事实上今天能约到董书出来他已经很开心了,就怕说的多了,人家心里不喜欢。

董书心里想的却是,先暂时笼络住张显知,到时候才能让他帮自己一些事。

这两人心里有什么想法暂且不提。只说他们没过去同顾淮安几人打招呼,这边却又碰见熟人了,王晦和顾淮安的知名度有些高。

“桥遗先生,顾先生,今天真是巧,竟然能在这里遇见你们。”

这话说的是位胖胖的中年人,翰明书社的老板蒋之舟,王晦和顾淮安出的书籍杂志散文论文等,都是交给这家书社发表刊登,出版发行的,几人算是老相识。

这位蒋老板身边带着女眷和孩子,一看就是陪家人出来游玩的。

几人聊了几句家常之后,蒋老板的夫人带着孩子先去一边玩了。

蒋老板也坐到了凉亭里。

“不知道两位先生最近有没有听说,有人要彻查当初夷陵关口铁路爆炸事件了?”

蒋老板突然爆出一个消息。

顾淮安闻言动作一滞,看了眼王晦,王晦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听到风声。

“这事情可属实,确切吗?”

蒋老板叹了口气:“这事有几分真我也不知道,但无风不起浪,既然这条消息能传出来,总该有几分可信度的。我开报社的,消息一向比人灵通些。”这也是和两人有几分交情,又欣赏他们的才华人品,所以蒋老板才乐意卖这个面子。要不然,这世道谁会愿意多管闲事,少听少说才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顾淮安心里沉了沉,想到当初方千枳的父母就是在夷陵关口铁路爆炸事件中身亡的,当时,爆炸的不止那段铁路,因为是个阴谋,所以开往那个地段的火车也没有幸免于难,那时候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也是闹的很大,但最后终究是不了了之,从始至终也没有给那些枉死的人一个交代。

顾淮安只隐约知道,那事牵涉到一位重要人物,这时候各方势力太乱,生活中随时充斥着各种阴谋阳谋。

“我也是想着给你们提个醒,你们心里有个数就行,别让事情卷到自己身上。”蒋老板说道。

“多谢蒋老板告知了,不然我二人还真没这么快知道这事。”

“哎,客气什么,几句话的事,我也没做什么。好了,我这也不打扰你们了,得去陪陪内人孩子了,您二位自便。”话说完,蒋老板就拱了拱手,离开了。

他们两人就着刚才那个话题又讨论了一会儿,倒是越说问题却多,理不出个头绪。

“算了,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就算知道,我们也插不上手,这就是文人的悲哀,很多事即使看得透,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王晦这话里有太多无奈。

“小枳的父母……他们,可惜了,没有办法。”

“你别多想了,他们就算是遭难了,却是为自己的热爱的事业献身,想必他们是不后悔的。”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摸索了会儿, 何婧明他们就把风筝放起来, 放稳了之后,就把摇线给方千枳小朋友那些, 教他怎么收放,顺着风拉扯。

方千枳很快就高兴地拉扯着线,顺着风,在草坪上跑了起来。

“刚才他们好像遇见熟人了。”方雯往远处亭子方向望了望说。

何婧明顺着说的方向看了看。

“我看人又走了,可能就只是过来打个招呼的,不会又谈什么事。”毕竟是在外面,就算偶然碰见,人家也不会这么没眼色,除非真的是非常重要十万火急的事。

何婧明听方雯的语气, 就知道她是不乐意的, 应该是她和王晦一起出来游玩的机会不多,故而比较珍惜。

笑了笑,拉着她的手说:“等小枳玩一会儿,我们就去池塘边看荷花去。”

现在时间早, 又有风, 所以还有些凉沁沁的舒服, 要等到中午太阳更烈的时候, 风筝就没发放了, 太热。

看看方千枳,现在已经满脸通红,额头布汗了。虽然仍旧兴奋不减, 比在家里,此时更有些孩子模样,会悄悄跟旁边的孩子攀比,比谁的风筝更漂亮,谁的风筝放的更高,然后抿着嘴笑。

过了一把风筝瘾之后,几人才转移阵地,去莲花湖看花。到了地方发现,莲花果然开的不是很盛,很多还只是个花骨朵儿,含苞待放的矗在水中央边上圈着大片的嫩绿荷叶,个别几枝开的很漂亮,亭亭玉立般立在枝头。

个人看个人景,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笑笑闹闹,说天谈地。直到下午,几人才分别各自回家。

一号,就是文馆举办月会的日子。顾淮安会带何婧明一起去。

何婧明还不知道他们这办的月会是什么性质的,便问他。

“大概就是文人的聚会,各抒己见,探讨当下社会的一些问题,或者自己的新思想新作品……总之很广泛。”

何婧明眼睛转了转,说:“我听说王晦师兄的诗歌写得非常好,到时候不会被人要他当众来赋诗一首吧?”当然她这话问的真是意图并不是王晦怎样,只是举个例子出来说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