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 / 2)

待君携 难得潇洒 2506 字 11天前

所以,在赵熙严密的监管下,她笃定这一世她要坐稳顾夕心头最重要的那个位置去。

“臣侍查过后宫礼制的,按年头来算,是可以有些恩典的。”顾夕换了角度,替自己尽力争取。

“是有省亲这么一说……不过夕儿为何突然要求回乡呢?”赵熙狐疑地打量他,顾夕在她目光下坚持了一瞬,终又垂下头。

赵熙思了一下,道,“旧历是妃嫔省亲,倒是可以比照侍君。不过人家都是育有皇子,对社稷有大功,又兼离家时间久,皇帝才会恩典许其省亲。不过是不准出京的。若是外乡,会命其家人到京,扩宅充院来接驾,若家人就在京中,也是如此。接了驾,也只多小半天儿时间,就还得回宫的。”

顾夕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仿佛一盆冷水浇熄了他最后一丝活动心眼,一下子蔫了。

她看着顾夕的微小神色变化,大概知道了他的想法。忍住笑,正色道,“不准在外过夜的,你没在礼制上查到?”

顾夕泄气摇头。查不查得到有什么分别,还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

赵熙这下更确定了她的判断。最近关于顾夕的变化,估计也就是最近赤苏在他的医案上说的那个事儿了,这个是让他决定避开的直接原因

若是从他前世算,这小子的初合,也是她用强的。重活一回,前事尽忘,他也就是一张白纸,他或许真的对这样的事有些担忧?

赵熙毕竟是武将出身,一想明白其中关节,立时有了决定,她稍扬声,“拿礼则来。”

顾夕看着一本册子摆在面前。

“这是礼则,你查的礼制,礼则是它们的总则。”赵熙给他解说。

顾夕茫然抬目看她。

“这是咱们华国礼制宝典,你得学学才好。”赵熙将册子往他面前送了送,很严肃地说,“晚膳后,抄录一遍,里面讲的道理就懂了。”

顾夕取过来随手翻了翻,字数不是很多,但也不少,目测大约五千言,“……是。”

赵熙瞧他茫然的样子,进一步又道,“抄礼则也有规矩。”

“啊?”顾夕抬目看她,目光湿漉漉的,干净又文静。赵熙心里就有些把持不住了。

“就像你们抚琴,不得沐浴焚香,清心静气?抄礼则也是如此。想你也是不懂,这样吧,朕着礼监司的人过来,晚上抄的时候,听他安排,总之别乱了规矩才好。”赵熙开始循循善诱。

顾夕拈着册子,狐疑地看着高深笑意的赵熙,一脸不太相信的神情。

赵熙不再和他多说,满意地起身,“好了,就这么定了,传膳,朕饿了。”

顾夕跟着起身,推辞道,“臣侍不……”

赵熙拉住他,笑道,“陪朕吃吧,晚上你宫里就不传膳了,朕怕夕儿你到时候喊饿呢……”

----

太子宫。

来年就满八岁了,太子赵崨五岁便已经启蒙,现在开始完成了太傅留的小文章了。

功课做完,候在外面的几个幕僚进来。他宫中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各有所长。这几个舍人是他特意宣过来的,专精谋划。

太子宣他们进来,却不说话,只皱眉沉思。小小的孩子,气场倒挺足,几个人都屏息,无一人敢出声。

“母皇今天去内后宫了。”太子半晌道。

一个舍人机灵,明白太子的意思,“顾侍君入宫一年多,替陛下承欢太后膝下,倒也没有别的。”

太子扫了他一眼,敲了敲案上的一份文书。舍人凑过去,看到一段话,是顾夕的医案。

太子指着其中几句道,“本宫年纪小,不懂这些,只看得出这月送的医案,比往常的多出这么几句。是什么意思?”

几人都有些震动,不过一份医案,太子月月都命人抄了来看,外人只当他孝心,关切母皇也连带着父侍,谁知他竟是这样有心。

“是说……身子无大碍,可……可行房,事的意思。”一个舍人直白地解释给太子听。

小小少年脸红了红,沉声自语,“母皇过晌就去了内后宫,至今也没回寝宫。”

几个舍人面面相觑,心里自然明白,或许陛下要临幸顾侍君了,不过这有什么可忧虑?

太子不耐摆手,专心琢磨了一会儿。

“父后现在该到哪一站了?”

“中宫大人已经入华境,再有几日,可抵京城。”

祁峰今年回京,恰在本月。距上回见父亲,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太子垂目合计了一会儿,中宫的事,他这里且鞭长莫及,管不了。顾夕的事,他倒是可以阻一阻。

“怎么能将母皇从外后宫引出来?”他问得也很直接。

“殿下好几回闯到外后宫扰陛下的事,这一次,不能再故伎重演了。”一个舍人道。太子好几回他拿着折子去后宫求见母皇,动静挺大,都惊动了朝中御史过问顾侍君惑主的事,不过这招确实是使老了。

“陛下最是疼惜幼子。臣想着二皇子最爱蹴鞠,倒可派个人把他引到蹴鞠场去。”一个舍人出主意,“今天傍晚变天儿了,冷,二皇子若是跑一身汗,八成着凉,到时可派人请陛下来关切一下……”

几人点头。

太子唇抿成一条线。“傍晚前会降霜,秋老虎尾巴能冻掉。”他想到钦天司的王司礼白天对他说这话时生动的表情,微微皱眉。

“没别的法子?”

几个人研究了半天,也没有比这个更可靠的办法了。

太子起身,往后堂走。几个人都站起来看他背影。

及至要转过屏,太子顿下步子,小小的身影仿佛压着千钧重担般,半晌,挺直身板,压着童稚的声音,“着人去办吧。”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