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牢狱。
阿牛、卢植和王越再一次带着食物探望蔡邕,这已经是第四次探监。这座牢狱对凤翔城而言几乎已完全开放(仅限于探望蔡邕),没有人会对卢植等人频繁探监表示异议,那些守在牢狱外的吕布派来的士兵,更不会找阿牛等人的麻烦。
第一次在牢中见到蔡邕时,这位文学家神情憔悴,惶恐不安,卢植永远也忘不了蔡邕第一眼见到自己时的眼神,就好象在抱着一块木头在大海中漂浮了许多天,突然看到了陆地一样。当蔡邕得知已经有那么多的官吏为自己求情,王允仍坚持不肯改变立场时,无比悲哀地说道:“我已经表示愿意效仿太史公,接受削刀断足的惩罚,他竟然连让我写完汉史的机会都不肯答应!”
饶是以卢植的坚强,当时也差点没掉下泪来。
随着营救行动的深入,现在的蔡邕早已不似先前的惶恐,他在狱中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他的囚室整洁无比,每日的膳食都来自凤翔官吏的安排,最重要的是,蔡邕可以非常方便地在狱中继续完成他的史书。除了不能离开牢狱,他的生活倒也算过得滋润。见卢植等人前来,蔡邕忙停下笔相迎。
在得到某城主的承诺之后,狱卒打开了监室的大门,拱手而去。
尽管吕布的插手,使得王允暂时不敢动蔡邕的脑筋,但王允也一直没有同意将蔡邕放出来。这一事实,让卢植和蔡邕都忧心忡忡,一直被关在牢中短期内可以得保无事,但没有脱罪随时都有反复的可能,万一情势恶化,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犹未可知。
卢植安慰道:“伯喈放心,我们已经找了许多人为了说情,又有吕布帐下的军士守在外面,王允继续坚持下去也毫无意义,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够重见天日了。”
蔡邕一声长叹,道:“子干不用为我担心,从入狱的那一刻起,我早就有了最坏的思想准备。王允自视很高极好面子,诛杀董卓成功之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最近因为我的事情这么多人找他说事,吕布又直接驳了他的面子,以王允的性情,恐怕很难再放我出去了。。。”
卢植一楞,这种可能确实存在!
王允对大汉王朝的忠诚不容质疑,但他毕竟不是一名圣人,即使他意识到自己在处理蔡邕的问题上存在不妥,为了自己的颜面和权威,将错误进行到底也很有可能。他是总领朝政的尚书,枉杀一个蔡邕虽然会使国家少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史官,却绝对无法因此认为他对大汉朝不忠。
根本是两回事!
卢植一直为营救好友奔波劳碌,反没有枯坐囚牢的蔡邕想得透彻。
阿牛显然此前也没有想到这一层,不过这并未对阿牛带来太多困扰,对凤翔而言,能直接将蔡邕救出来最好,但若事与愿违无法成功,让蔡邕安全地在牢狱里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
当吕布也被王允拒绝之后,某城主就已经抛开了一切幻想,就好象一个被叛了死刑等候秋后问斩的人,被告知“你的案情有了变化,我们认定一件盗窃案与你有关”,反正结果都一样,无所谓了。
不过,蔡邕的情绪太过低落,也不是一件好事。
阿牛笑道:“现在不止是长安的士大夫们为您奔走,曹孟德也在关东诸侯中不断活动,时间拖得越长,王允受到的压力就越大。温侯的军士在牢外守着,谁都不敢拿您怎么样,蔡先生但请放心。”
蔡邕心下稍安,回身从桌上拿起一封书信,对某城主道:“这封书信还请阿牛城主派人交给琰儿,以免她太过忧伤。”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