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 / 2)

乱世宏图 酒徒 4413 字 4天前

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如果换了刘知远当政,恐怕光是将父亲藏起来不交给朝廷这个罪名,就足以招来大军的讨伐。而郭威,明知道一个前朝皇帝活在世上,会给他大周带来怎样的威胁,从三年多之前到现在,却始终选择了不闻不问。这份胸襟,气度,换了郑子明自己都未必达得到,如何不令人佩服有加。

正默默地想着,又听郭威笑了笑,继续补充道:“念在你以前受过那么多罪,难免对世人失去了信心的份上,朕就不怪你了!可道,进来替朕拟旨!冠军大将军郑子明屡立奇功,封归德郡侯,晋辅国大将军,枢密副使,天雄军节度使,移镇邺都,督办河北防务!”

“臣领旨!”冯道答应一声,入内向郭威行礼,然后又匆匆退下。

“末将,末将谢陛下鸿恩!”郑子明一边向郭威谢恩,一边用手加速在后者胸口移动,双目当中,泪水无声地流下。

天雄军节度使,这是郭威起兵清君侧之前的职位,也是大周所有地方节镇当中,权力最重的一个。从此之后,大周的半壁江山,几乎都交在了他手上。如果他心生恶念,数日之内,就挥师杀到汴梁城外,取柴荣而代之!

感觉到了落在自己胸前的泪水,郭威淡淡一笑,低声说道:“好了,你别废力气了。心死,怎么可能救得活?让朕安安生生的走吧,何必勉强拖延那一天半天,平白吃许多苦楚?”

说罢,不待柴荣等人劝,自行翻了个身,摆脱了郑子明的双手,将胸口朝向了墙壁。“君贵,为父吝啬了一辈子,死去之后,你切莫铺张浪费,违了我的本心。择吉地立墓,将我跟你姑母,还有青哥他们几个合葬就行了。墓前立一石碑,告诉世人,为父习惯于节俭,死后也不会有珍宝相伴。纸衣,瓦棺,棺旁在放一幅铠甲,一杆长矛足够。冯道和郑仁诲都是宰相之材,年纪却比为父都长,想必也辅佐不了你几天。今后,内政可用范质和王溥,武事,武事多多依仗你的两个结拜兄弟和潘美、抱一。若是能光复燕云十六州,就在朕墓前点三柱香。若是能一统九州,就给朕再多烧一幅舆图,朕即便在九泉之下,也一定会大醉一场。切记,切记!”

说罢,无论柴荣等人如何苦劝,再也不肯让郑子明施救。

当夜,大头兵出身的皇帝郭威,崩于御书房。临终之前,念念不忘当初跟刘知远、常思三人发下的宏愿,收复燕云,重塑九州山河!

第十一章 三生(一)

北京太原乾天殿,北汉皇帝刘崇站在御书案后,双拳紧握,目光锐利如刀。

郭威死了!那个以继承皇位为由,将他儿子刘赟骗了去,又在半路上痛下杀手的恶贼,那个篡夺了大汉江山,那个弑君、逼宫、装模做样的阴险小人,居然这么快就病死了!而他,这两年一直在积蓄力量准备南下报仇,这两年一直在向辽国摇尾乞怜,只求对方能够在他出兵之时派遣一支大军前来助战!

蓄满全身的力气,却没等出拳,对手忽然凭空消失。这滋味,比用铁锤去砸棉花包还难受百倍。而无论这当口心里头多难受,多失落,他还都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也未必有人听得懂!

“郭家雀儿是十天之前,心力憔悴而死。伪齐王高行周、魏王符彦卿、泽潞节度使常思、瀛公冯道、太尉白文珂等贼,拥立其义子郭荣即位。逆贼郑子明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归德侯。逆贼赵匡胤被封为殿前军都指挥使、怀义将军、陈留侯。逆贼高怀德……”枢密副使赵华非常尽责,将细作们冒死送回来的情报,一一向刘崇以及在场文武说明。

“一群乳臭味干的毛孩子罢了,除了符老狼和高白马两个之外,其他人都不必关注!”大将张俊上前数步,不耐烦地打断。“陛下,末将愿领三万兵马,一探伪周虚实!”

“常克功领兵去救郭威的小命儿,泽潞两州正好空虚。此刻,的确是南下的最好时候!”大将胡得功也上前一步,主动请缨。“末将愿令一万兵马做前锋,替陛下夺了潞州!毁了常思的老巢!”

“儿臣也愿意领一哨兵马,去取赵州!”三皇子刘镐早就忘记了当年所吃的亏,也叫嚣着上前凑热闹。

“取赵州不如取府州,趁机将折家连根拔了,可断伪周一臂!”四皇子刘锴不甘居于刘镐身后,跳出来大声嚷嚷。

“陛下,伐丧,不祥!”右相卫融处事谨慎,听武将们越说越轻松,赶紧上前半步,冲着刘崇深深施礼,“况且马上就是冬天,城外不可久居。泽潞两州的守军,只要闭门不出,就能令王师徒劳而返!”

“什么伐丧不祥?那郭家雀乃谋反篡逆之辈,老天爷收了他,是因为他恶贯满盈!岂可真的拿他当作一国之君?”兵部尚书马原素来跟卫融不睦,出言针锋相对。

“陛下,那郭家雀儿虽然得国不正,却有遗恩于中原之民。我等岂能因为私仇,就小瞧了他在中原文武和百姓之间的威信?万一引得中原军民同仇敌忾,我军即便有雄师百万,恐怕也难过黄河半步!”翰林学士郭无为见状,立刻出马给卫融帮腔,

“不过黄河,至少能拿下整个河东?”

“拿下地盘,拿不下人心,地盘又怎么可能保得住?”

“敢暗通敌国者,族诛!”

“这些年,几位杀的人还少么?百姓们还不是一瞅到机会,就拖家带口往难免逃?”

……

转眼间,文臣和武将们就争执了起来。吵得房梁上簌簌土落!

“够了,有完没完!尔等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刘崇被吵得头大如斗,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大声断喝。“”

争执声嘎然而止,文臣们都红了脸,讪讪地退回原位。以张元徵为首的武将们,也觉得好生无趣。齐齐向刘崇抱了下拳,口中说道,“末将知错,请陛下息怒”然后也低着头重新站在了御书案两旁。

刘崇默默地等众人都站直站稳,手扶桌案,喘息着补充,“朕不在乎什么伐丧不伐丧,朕也不在乎能不能得民心。朕只在乎,能不能给朕的长子报仇。所以,这兵,一定要出。只是今年冬天出,还是开了春之后再出而已!”

他,原本就没想过当皇帝,更没想过当一个圣明天子。是四年前,郭威篡夺了他侄儿的皇位,又骗走了他的儿子,才让他不得不自立为帝。他之所以当皇帝,是为了复家国之仇,不是为了拯救万民,更不是为了一统九州。所以,只要能报仇,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任何代价。

“冬日发兵,士卒手脚都容易生冻疮,亦容易得伤风。当年幽州韩氏就是因此而吃了败仗,平白成就了姓郑的竖子之名!”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枢密副使赵华的想法,其实跟卫融等文官差不多。但表达方式和话语所起到的效果,却跟卫融等人先前截然相反。

当年幽州韩氏的数万大军,被郑子明带着几千乡勇拖垮的例子,北汉君臣都不止一次揣摩过,当然明白其中最关键处在哪。当即,刘崇眼睛的红色,快速消退。将目光转向武将之首张元徵,沉声询问:“张枢密,你以为如何?今冬发兵,有必胜的把握么?”

甭看先前跟卫融等文官吵得凶,到了该认真的时候,张元徵却立刻谨慎了起来。斟酌再三,出列向刘崇拱手,“冬天出兵的话,拿下潞州,问题不大。全取泽潞两州,恐怕会有些困难。至于攻入汴梁,陛下,请恕末将直言,光凭我大汉一国之力,即便把出兵的时间拖到明年春天,依旧没有丝毫可能!”

“那你……”刘崇气得两眼一瞪,本能地就想质问张元徵先前跟文官们针锋相对时,怎么把气焰那么旺盛?但话到了嘴边上,却又忽然失去了质问兴趣,摇摇头,叹息着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干脆直说吧,没必要跟朕绕弯子!朕不想抢谁的地盘,朕只想尽早将郭威从坟里扒出来,挫骨扬灰!”

“连横!”张元徵虽然是武将出身,心思却比许多文官还灵活。咬了咬牙,大声回应,“此前末将等人所提的先取潞州或者府州,然后再一步步寻机向南蚕食,乃是最稳妥的办法。既然陛下等不及,那就趁着郭荣小儿刚刚登上皇位,无暇他顾之机,派遣使节,联合大辽、孟蜀、南唐和幽州韩氏,明年开春,四家共伐伪周!”

注:终章了,大约还有两三节就结束。大家晚安。

第十一章 三生(二)

“臣附议,五家伐周,定可将郭氏一族连根诛灭!”枢密副使赵华眼神一亮,果断在张元徵身后表示赞同。顺势,还隐隐点明了张元徵不识数的事实。

张元徵也不计较,笑了笑,低声补充道:“幽州韩氏乃辽国养的一头恶犬,当然不能单独算一家。只要大辽皇帝愿意出兵,幽州韩氏愿意出兵得出,不愿意出兵也得出!”

“还是单独派人跟韩匡嗣打声招呼为好,否则,其难免会出工不出力!”赵华脸色微微一红,笑着提议。

他二人分别是武将和文臣之首,既然意见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其他文武心中纵有疑虑,也不方便当众再说出来了。于是乎,今日的廷议很快就定了调,冬天时暂且按兵不动,积聚力量,同时派遣使节连横各国。力争在明年开春时,无路大军多头并进,攻入汴梁,分了“伪周”的如画江山。

这个策略可行性很高,然而执行起来,却颇费力气。

首先,北汉只与另外四家当中的辽国、幽州接壤,想要跟西蜀、南唐联络,必须绕过大周的地盘。

其次,眼下辽国的内乱虽然已经结束,天顺皇帝耶律璟,却没有任何实权。大辽的内政外交,全掌握在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之手。而那耶律屋质害怕自己成为史弘肇第二,轻易不敢离开驻地半步。所以,辽国即使出兵,可供派遣的兵马数量也非常有限,想重来一次耶律德光入汴,短时间内绝无可能。

再次,就是保密问题了。大辽国的高官里头,有很多都是游牧部落酋长,心中压根儿不存在保密这个概念。而这几年沧州跟辽国各部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任何事情只要部落头领们知道了,用不了几天,沧州那边就会知道,消息传得比奔马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