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5章 前因后果(2 / 2)

至於说靠陈曦指路,这次恐怕是真的不行了,因为其他人笼罩於陈曦的认知之下,而陈曦脱离不了自身的窠臼,这就是一个死循环,陈曦知道肯定有问题,但问题出在陈曦认知之外,陈曦找不到问题。

毕竟陈曦也是生活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之中,无法突破这种认知,而其他人现在更多是学习、模仿陈曦这种在这个时代已经无敌了的认知方式,总之现在这情况就是陈曦活着,群星皆隐,突出一个无解。

而不破除这种认知,有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而问题一直存在到陈曦完蛋,所有人还笼罩在这种认知之下,那等崩盘的时候,谁都阻拦不了。

所以陈曦必须要在不知道问题是是啥,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的情况下,培养出来能应对后续问题的人才!

这还说个锤子,走帝制那肯定没希望,必然会被陈曦的认知定义。

帝制除了疆域大一统的概念,必然还会存在文化大一统,以及思想大一统这种操作,而这年头不是陈曦自吹自擂,而是他的存在导致某些思想认知大一统的时候必然会向陈曦这个自证了无敌的正确者靠拢。

所以只能走共主路线,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诸侯国,然后靠着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技术上的大规模革新,各种学派思潮的相互碰撞,形成百家争鸣的结果。

也只有这种智慧火花的闪耀,才能破除陈曦的认知,当然这种破除有可能是某个人发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某种思潮给陈曦带来的认知改变,进而洞穿了之前的认知层面的漏洞。

总之,陈曦现在这情况,除了供养天下人,汲取智慧火花之外,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解决这种绝对存在,但没人能在这个时代发现的问题。

所以帝制从陈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这个社会在自己的调整下出现的问题之后,就被迫放弃掉了。

圣君独裁确实是最完美的制度,完全无视了所有的体制缺憾,可以解决任何的问题,但陈曦不是圣君,刘备也不是。

所以最后还得靠这芸芸大众,陈曦给予他们种子,然后由他们用各种手段去浇灌,最后必然会开出来不一样的花。

故而对於陈曦而言,自己和刘晔的路线并不是分歧,而是更为直接的刘晔的路有问题,但这种有问题在目前没有办法解释。

刘晔,不,甚至都不只是刘晔,包括李优在内的主流文臣对於陈曦是存在神圣性的认可,这是正确导致的必然性。

哪怕从一开始陈曦身边其实没有一个队友,哪怕从一开始陈曦开始搞商业改良的时候,所有人都站在陈曦对面,但随着陈曦一次次的胜利,一次次的逆反了大局,开创出新的时代,那些人就算有再多的想法,面对陈曦都只能顺服。

所有能接触到陈曦的高层,当思考的东西与陈曦有所偏离的时候,其实都会产生怀疑,随后听从陈曦的建议,进行修正。

哪怕是刘晔,也从来没有没想过干碎陈曦,自己上台——就算是造反、拥立,最后呈递玉玺给刘备的也只能是陈曦,这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走帝制的话,刘备天冷加衣服,给您也准备了金印紫绶丞相之位,统帅诸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绝对不会冷了您的。

这就是目前最离谱的地方,没人愿意和陈曦为敌,包括袁曹孙三家其实也不想和陈曦碰碰,陈曦用一个又一个胜利彻底击败了所有挑战者,然后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这特么就是帝制了好吧!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陈曦努力的收敛自己的身型,尽可能的将自己从制度之中抽身出来,但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补位的鲁肃和诸葛亮加起来都不可能承接陈曦抽身而去遗留下来的空缺,在这种情况下,陈曦所能做出的选择其实已经非常少了,尤其是当陈曦意识到自己当前建立的一切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无法发现问题的时候,陈曦就知道,绝对不能走帝制。

好在陈曦从一开始考虑的就是文化圈,想的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是后面随着对於刘备的认同性逐步增多,对於汉帝国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逐渐出现接受汉帝国全面帝制的倾向。

故而后面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想要拐回来也不算太难,毕竟百家争鸣的基础是什么陈曦很清楚,后续只需要陈曦完成这部分基础,剩下的自会有后人完成,感谢当年历史课和大学的时候,百家争鸣作为一个重要的节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否则光是打基础都够让人头疼了。

这一点可以说是后来陈曦加大往封国投入资源的基础原因。

因为对於那个时候陈曦而言,他要的不是各大封国的实力,而是各大封国在未来不同发展境遇下,形成的社会思潮之中的可能性。

毕竟光靠输血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帝国,而且以汉帝国中央区的实力,就算其他封国有逆天机缘,短时间也不可能超过汉帝国,所以谈实力对於陈曦而言没有意义。

谈思想,谈智慧才有意义,诸子百家的母国未必强大,但他们的智慧思想之深远,可是丝毫不逊色大国,甚至犹有过之。

如老子谈祖籍那就是陈国人,孔子祖籍那就是宋国人,列子祖籍是郑国人,庄子祖籍宋国人,邓析祖籍郑国人,苏秦东周洛阳人,真要说大国出身的诸子有,但数量还真未必有小国多。

既然如此,该怎么选择,还用陈曦说吗?当然是输点血给各大世家的封地,看看他们能不能搞出智慧的火花,让自己白嫖!

叹气,好想回国啊,又来到墨西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