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八珍玉食 雀鸣 2396 字 1天前

这小两口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些。显然不懂得勤俭持家。

白师傅又忍不住有点担心自己的小徒弟。这样下去,以后可怎么好。

就在白师傅为这小两口子发愁的时候,华晨报上刊登了《胡同里的美味》这篇报道。

报道里,特别介绍了他们是京城第一家私营传统糕点铺。

这报道比第一家私人开饭店的报道要晚些。却京城几乎没有这种专门做传统点心的铺子。还是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一时间,来八珍斋买点心的客人暴增。

亏得白师母、二牛和常薇薇帮忙,他们做得点心才够卖。

白师傅此时已经对董香香有点服气了。没想到,还真被这丫头给说中了。

如果不是谢三请了这小二牛来,估计他们真是忙不过来了。

唯一遗憾的是那京八件的点心盒,好几天只卖出一盒。

这时代的人们都很朴素,大家显然更愿意买一口袋酥皮点心回家慢慢吃。也不要京八件这种样式美观,放在礼盒里,却贵好几倍的高档小点心。

白师傅甚至猜想,这些京八件肯定都要便宜谢三了。

有一天下午,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突然出现在了狗尾巴胡同路口。

他们看见八珍斋的仿古风格小铺子,就觉得特别正宗,特别有韵味。有个带照相机的外国人,还忍不住给那对小石狮子拍了几张像。

他还跟同伴说呢,“这家店会有惊喜也说不定。”

进了铺子之后,就发现铺面虽小,可是架不住人家谢三爷有品位。一看墙上挂的那些字画都跟古董似的,再看看那些仿古似的桌子柜子。

这些外国人自然就觉得这间小店很上档次。

这几个外国人一进来,马姐顿时就有点慌神。

没办法,只得老板娘董香香亲自过来接待了。还好董香香对英语下过一番功夫,简单的对话,问个你好,说个价钱,聊几句都能应付过去。

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外国人会说一些简单的中国话,所以,双方交流起来倒也不费劲。

外国人似乎对华国的传统点心特别感兴趣。也不知道是不是理解失误了,还是怎么着。董香香原话是说,他们学得是清朝皇宫流传出来的白案手艺。

到了外国人那边,就直接理解成这些点心是给清朝皇帝吃得了。一时间,他们就有点兴奋。

国人看起来卖贵了,买着不合算的点心盒子,在外国人看来却是相当便宜的。几个外国人二话不说,就把店里那些京八件礼盒都给包了。

特别是那几盒做成小果子形状的小京八件,更是受到了外国友人的欢迎。

有个背着相机的外国人,还给他们铺子和点心拍了照。

在院子里站着的白师傅,看到小徒弟说外国语,把京八件礼盒都卖给外国人了,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那帮外国人前脚刚走,董香香马上跑到后院,跟白师傅打了招呼。

“师傅,咱们还是多预备点京八件高档礼盒吧,特别是果子这种。”

这一次,白师傅到没再反对了。他是彻底服了小徒弟的手段和眼光了。

几个外国人回去之后,都觉得给皇帝吃得华国宫廷点心很有意思。吃起来味道也很特别,就跟大使馆的人说了。

隔天,大使馆工作的外国人,就结伴来八珍斋买了点心礼盒。

很快,这家古香古色的糕点铺子和精致的华国宫廷点心,就在外国人中间传开了。

接下来很长时间里,八珍斋的京八件礼盒一直在脱销。

董香香干脆就跟师傅说,专门做水果型小京八件。

这种价钱是那种普通京八件多一倍,由于是纯手工制作,董香香也不涨价,却限定每天就只做30盒。后来真的有人抢购点心匣子了。

白师傅私底下跟自己妻子说:“这些点心都被香香那丫头高价倒腾给外国人了。这样真的好么?你说这外国人是不是傻呀?普通酥皮也照样吃,可他们非指定要抢购京八件礼盒。”

白师母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他们才不傻呢。香香说,外国人买的不只是点心,也是咱们古老传承和饮食艺术。”

白师傅顿时觉得很无语,细想想这么说,倒是也对。

到了现在,他突然发现小徒弟那些弯弯曲曲的心眼都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第80章 房子

应该说董香香上报的时机还算挺不错。前面有个京城第一家私营餐馆挡着, 她这两米宽的小糕点铺子还真没受到多少非议。

再加上,董香香打得群众基础比较好。她并没有因为出名了就随便加价, 反而坚持走大众路线。店里的散装酥皮点心卖得都不贵。

所以, 八珍斋无论普通酥皮点心,还是高档点心盒子都卖得很好。店铺门前总有一些人排队买点心。由于人手有限, 基本到了下午三四点,就没有点心可卖了。

为了尽快赶上食客们的需求,八珍斋只能继续请帮手。

于是,马大姐又介绍过来一位跟她同命相连的杨大姐。谢三这边自己也雇了一个返城的大龄女知青。

虽然加在一起也没有几个人,可是每天大家都是忙忙碌碌的。谢三就觉得自家小院挤下这些人干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不免又动了几分别的心思。

这些帮手来了以后, 那些基础点心,白师傅已经不再亲自动手做了, 而是带着这些人一起干活。只是所有细节都是他在掌控着,所以, 做出的点心倒也没差什么。

有时候, 看大家实在忙不过来, 董香香也会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