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集(2 / 2)

渊净思临浮石渚,喧哗羞对武林山。

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兔裘故里还。

“大人思家了?”苏轼念完后试探地问道。

“我多次向皇上禀告,请求告老回衢。皇上迟迟没有下旨。”赵抃回答道。

苏轼道:“衢州是个好地方,州城的年税收四千万贯,仅次于杭州,位于西浙路十三州中第二。听说衢州已连续多年丰收,官府粮仓满盈,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赵抃闻此,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哎呀!有办法了!”

“有何高见!”苏轼忙追问道。

赵抃道:“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四周山地环绕,中部千塘畔平原一望无际!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阳光充足,降雨丰沛,田野禾丰。”

苏轼细听着,不时点着头。

赵抃接着说说:“衢州多余的粮食足够杭州百姓食用一年以上。近几年连续丰收,谷贱伤农,粮价一年比一年低。派人到衢州采购粮食即可解决杭州旱灾缺粮的危机,又能增加衢州百姓的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好办法,好办法。”苏轼连声叫好。

赵抃又说:“我来杭州前,皇上有旨,要我也用越州修城之法度过荒年,但杭州之城完整坚固,没有必要再投劳力,如何是好?”

“去年,我曾提出了‘把杭州建成人间天堂的方案,前任知州说我是异想天开。”

赵抃一听,立马来了兴致道:“你具体说来听听。”

苏轼便胸有成竹地说了起来……

11、(苏轼的画外声配画面)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之富,富在蚕桑,‘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杭州之雅,雅在骚客,‘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具体讲,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把以种粮为主改为以种桑养蚕为主,百姓种粮只要自己够吃就行,县城、府城所需的粮食可以从衢州、婺州、湖州调运。同时,延伸丝绸产业链,多设丝绸成品商行,拓展刺绣、服装生产,把以卖丝绸原料为主变为卖丝绸刺绣、服装等成品。鼓励商家走出去,把丝绸产品带到长安、契丹、波斯等地区卖,使鱼米之乡成为丝绸之府。”

12、马车里 日

赵抃听得频频点头。

苏轼接着说:“二是疏浚西湖,提升西湖品位,借助西湖南北两峰的景色,让文人墨客、三教九流来杭州,住得下,吃得好,玩得高兴,把一潭死水建成休闲之府、人间天堂。”

“大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这个方案好啊,既有文人异想天开的浪漫情怀,又有官吏脚踏实地的具体想法。不错,不错。”赵抃竖起大拇指笑着说道:“我再补充一点,扩建府衙的造船厂,多造船,造好船,造大船,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把贸易做到扶桑、文朗等地去。”

苏轼不觉连连点头。接着,他又说:“我看把修城墙改为疏浚西湖。”

赵抃道:“这样,也可以以工赈灾了!”他赞同苏轼的想法道:“回府衙后立即把此想法上奏皇上批准实施。”

苏轼道:“当年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光排干湖水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老天已经将湖底淤泥都晒干了,百姓挑起来方便多了。”

赵抃哈哈大笑起来:“我们没有求到雨,照样享受到老天的恩赐啊。”

苏轼笑着说道:“西湖原是钱塘江的古河道,湖底地下的水脉与钱塘江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在西湖有水的地方多挖几口井,解决百姓缺水的困难。”

“另外,动员寺庙增设病床,做好疫病防治工作。”赵抃补充道。

苏轼连连点头。

赵抃又说:“回府衙后,立即把杭州的抗旱赈灾方案和杭州建成人间天堂的方案一并上奏皇上。同时,我俩也做些分工,我负责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工作。督促和帮助各县对这项工作的实施;州府的日常工作包括疏浚西湖、到衢州采购粮食等有你全权负责。”

“好,就这样决定。”苏轼道。

不知不觉车已进了杭州城里……

(旁白):“回府后,赵抃把杭州的‘抗旱赈灾方案’和‘把杭州建成人间天堂的方案’一并上奏宋神宗。不久,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御旨,皇上同意了这两个方案。”

13、州府 日

苏轼正写好以工赈灾、疏浚西湖的告示。方利明匆匆进来:“大人,……”

方利明刚开口,苏轼便说:“你立刻去衢州代表州府签判采购粮食的合约。”

“是。”方利明回应道。

苏轼接着说:“以工赈灾、疏浚西湖的告示一出,粮食可要先行,你得速去速回。”

“好,我立即快马赶去衢州抓紧办理。”方利明道。

苏轼吩咐道:“速去速回。”

“是。”方利明转身而去。

14、州府门前 日

苏轼刚走出州府衙门,一名官员便急匆匆地赶过来,正好与苏轼相遇。

官员见苏轼忙禀报道:“苏大人,以工赈灾、疏浚西湖的告示一贴出,参加的人十分踊跃。现在,出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什么问题?”苏轼忙问道。

官员说:“疏浚出来的篈草淤泥堆放在何处呢?”

苏轼一听愣住了!

官员继续说:“如何堆在西湖周围,既妨碍交通,又污染环境;如果挑运到远处去,费用费事,何年何月才能将西湖疏浚好?”

苏轼被难住了!

(旁白):“此事愁得苏轼三天三夜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安稳。第四天,他决定亲自到西湖四周走走,看看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15、西湖 日

第四天,苏轼带着随从,骑马先来到北山栖霞岭。苏轼一行下了马,一看通灵隐和天竺的要道……

随从甲:“大人,这里是否可以……”

苏轼未等他说完就摇摇头,道:“这是通往灵隐和天竺的要道,堆放湖泥,显然不妥当。走,往那边去看看。”

苏轼一行来到南屏净慈寺看看。他站在西冷渡口,突然听到柳林深处传来一阵渔歌声:

“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天上鹊桥何时落?沿湖要走三十三。”

苏轼一听,心中一阵高兴,情不自禁地说:“这不是在向我献计献策吗?对,天上鹊桥何时落?天上可架设‘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筑长堤?”他马上对随从官员吩咐道:“这样,湖上修筑一条长堤,既解决了湖中淤泥的堆放场所,又方便了南北两岸交通,真可谓一举两得呀!”

“好,好,这个办法好!”众人连声叫“绝!”

16、工地上 日

烈日当空,西湖里男男女女齐上阵,挖的挖,挑的挑,往规划好的长堤倒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轼陪同赵抃冒着酷日来到西湖边,他们边看边谈着……

赵抃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道:“看来百姓积极性如此高,我看疏浚西湖,以工赈灾的问题可以基本得到缓解了。”

苏轼点点头:“方利明去了衢州第一笔成交的粮食,明日也可到了。”

赵抃:“这就好!”

两人又来到堆泥的地方,民工边倒边平着淤泥……

苏轼道:“这里修筑一条长堤,将南北两岸接通了,交通也更方便了。”

赵抃哈哈一笑,道:“这可是一道美景!不仅交通方便,也将西湖分成里西湖,外西湖,太漂亮了!”

苏轼赞同地点着头。

赵抃望着沟通南北两岸堤坝,自言自语道:“就叫苏堤吧!,对,叫苏堤!”

赵抃望着苏轼两人都笑起来。

17、钱氏坟茔 日

一日,赵抃和苏轼来到钱氏坟茔前,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赵抃不觉一阵心酸,他对苏轼讲起了钱氏的历史,道:“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杭州临安诞生了一位名为钱镠的人。唐哀帝天祐四年(907)钱镠兼并了两浙十三州,被封为吴越王。后来,钱镠使吴越之地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吴越国。”

苏轼不时点着头。

赵抃又说:“几十年后,吴越王之位传到了钱镠之孙钱俶手中。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为了中华国土的统一,就向宋太宗献出了两浙十三州的版图,这就是‘吴越归宋’。”

苏轼接着说:“由于钱俶纳土归宋有功。所以,从钱俶开始,北宋给了钱氏嫡裔世袭的爵位。”

赵抃长叹一声,道:“钱王献土归宋之事才过去了不到百年的时间。然而,钱氏坟茔已经变得如此凄凉……”

苏轼也默默地点着头。

沉默良久,赵抃道:“请老弟代劳,以我的名义撰写一篇奏章,呈送给神宗皇帝,你看如何?”

“好,”苏轼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赵抃便口述道:“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卓州事臣抃言:……”

(旁白):“通判苏轼受托代知州赵抃写了一篇奏章,既肯定了钱氏祖孙治理两浙的贡献,又赞颂了钱俶归宋而免去战乱的功绩。同时,还用汉光武帝刘秀对待功臣坟茔之例,陈述了应重视钱氏坟茔管理的必要性,并且举荐名叫自然的道士和号为道微的和尚,分别管理杭州和临安两地的钱氏坟庙。说理道情,又提出了建议。神宗皇帝阅后,当即表示同意,批示曰:‘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18、赵府 夜

赵抃念着神宗皇帝批示:“可。其妙因观改赐名曰表忠观。”

然后,赵抃挥笔亲作一诗送给自然道士……

(赵抃边挥笔书写,边吟画外声):

帅玉归觐息兵铤,吴越蒙恩过百年。

世赏至今轩冕盛,真孙宜作地行仙。

(第三十三集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