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2)

在城门口送走了李菻善, 王修晋飘着回了家,倒不是要李菻善做了什么事把王修晋震住了, 而是天突然变了,昨天还只裹披风还不觉得冷, 今日便突然刮起了寒风, 真不知北去边关的一行人, 能不能顶住突变的天气。进到温暖的房间, 王修晋打了个冷颤,揉了揉脸,放弃跑步的念头,缩进被窝里, 他需要再睡一会儿,好困。

四皇子一行人一去便是一个多月, 待回来时已经然将进小年, 比起去年并没有早多少。这一个多月里,京城发生了不少的事,比如说李老将军把好位接头的上一级按住,还顺藤摸瓜的抓住几个上上一级, 经过几轮的审讯后, 问出了许多的事,值得庆幸的事, 打算派进工坊里的人,都没有成功。王修晋着实松了口气,他倒不在意被人学了去, 可仍胳应。另外,经抓住的人交代,他们曾想贿赂一些官员,却没有成功。

除非傻,要钱不要命的人,要不然谁敢拿这个钱,真查出来,可不只是九族的事,还会经史官的笔记录册中,流芳百世,以这样的身份被世人记住,只要正常的人都不愿意。皇上看到查出来的结果,很欣慰,也少了些愤怒,不过对安南,还是要敲打敲打,想要独立出去,经谁同意了。

“皇上,不如先礼后兵。”安南本就是大梁一部分,趁乱独立,若是不惹出事,天子早把他们遗忘在角落里,可他们偏偏不安份,非要出来蹦达刷存在感,往死里作,就不计后果。先派使者过去,传达圣意,若对方从了,便省去了打仗的麻烦,且还可以把记录,当地的地形,可以为日后行军行了方便。

此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朝臣的同意,那么派谁去又成了问题,按说,应该是鸿胪寺的事,可皇上却觉得他们的口才不行,满朝上下,口才最好的当数文官,一个个吵架的时候,嘴皮子利的,把朝堂能变成菜市场,可真让他们做点什么事,一个个蔫蔫的往后缩,谁也不愿意出头。

“皇上,臣愿为君分忧。”王大人出列,拱手拜下,王大人清楚,便是他真心想去,皇上都不会放人。

王大人出列之后,立刻有人出来拍马屁说什么王大人口才俱佳,当是上上人选,此人说完之后便听到皇上一声冷哼,心里立刻咯噔一下,心知要坏。王大人是什么身份,一个使节之事,如何能让王大人出使,只是话已出口,要如何圆回来,此人急得头上直冒冷汗。

朝堂上的风云都不及此时,王修晋的愤怒。王修晋得知四皇子一行人即将进京的时候,便放下手上的事,跑去城门处等,没等多久便见到马群,后面跟着几辆马车,往年都有马车跟回,王修晋也没有多想,在前面的马群里寻着李菻善,可怎么看也见到李菻善的身影,不只是没见到李菻善,前面的骑马的人中,比去时少了三四人,王修晋的心立刻悬了起来,莫不是又出了什么事?仔细看看,便是四皇子也未在前面的骑马队伍中。

“王公子。”前方骑马的队伍领头的是李菻善的副将刘青,刘青之前李菻善和王修晋去过秋城,见到王修晋便跳下马。

“四皇子和李统领呢?”王修晋努力让脸上的表情淡定一些。

“四皇子无恙,在后面的马车里,李统领和另外两个兄弟受了些伤。”刘青并没有隐瞒,他清楚王修晋以后便是李菻善的夫人,这事瞒不得。

王修晋抿着嘴,眯起眼睛,他就知道,跟四皇子出门不安全。“伤得如何?”这次没有骑马回来,难不成伤的比上一次重?这么一想,王修晋便有些急了。

“不重,因为不用着急往回赶,便在马车里养伤。”刘青不能说因为什么受伤,但伤势还是可以讲的。王修晋也没有再问,知李菻善伤的不重心便放下一半,只是没见到人,还是不能完全放下,不过此处毕竟不是叙话的地方,且四皇子和李菻善还需进宫,他也不能再拦着,便让刘青继续赶路。刘青拱手,翻身上马带队离开。

目送着人离开,王修晋是无心再做其他事,便转身上了马车回家。王修晋原本想去将军府的,但想想李菻善进宫不知何时才能回家,他总不能一直在将军府里等,谁知四皇子和李菻善汇报的事是大是小,若是大事,怕是这一晚都不见得回来人。

王修晋回到家,便见父亲刚下朝回家,正在吃饭,这饭也不知是早饭,还是午饭,或许当称晚饭?这会儿都过了午饭的点,今儿朝上又整出什么事了。待父亲吃过饭后,王修晋刚和父亲提起李菻善负伤归来,还没等父亲开口,便见管家跑了进来。“老爷,宫里来了亲随,请老爷进宫。”

王修晋忙装了几块点心放到父亲的袖口中,四皇子刚回宫没多久,便宣父亲进宫,估计事不小,也不知要谈到什么才能回来,若一直谈到明早,这些点心怕是不够。点心是特意为父亲上早朝准备的,古代的早朝时间真不是一般的没人性,三点多钟便要上朝,不扯嘴皮,没什么大事发生,散朝也早,父亲还能回来小睡一会儿,还能在家里吃个早饭再去衙门办公,若是遇到扯皮的事,别说是补一觉,便是早饭都不见得能吃上。像是今天这样,早中晚连在一起吃,不说是常有的事,十天半个月的就会来一回。给父亲又多包了几块,让父亲放在怀里,都是软糕,便是压变形了,也不影响食用。

王大人随着宫里来的亲随进宫了,然后又是一夜未归,第二天便传出派兵去边关的传言,王修晋心悬着高高的,比起之前跳脚吵着派兵安南不同,之前吵得欢,却没有派兵的风声传到外面。若真派兵,刚从边关回来的,还带着伤的李菻善会不会再去边关?

王修晋第一次切身的体会到做军人的亲人是什么样感觉,他崇尚军人,可真正的做了军人的亲人后,才体会那种时刻悬着心是什么样的滋味。从李菻善回京之后,王修晋便一直没见到人,将军府他倒是去了,只是李菻善却没有府里,管家说一直没见孙少爷回来,倒是听说去了军营,不过许诺若孙少爷归来,便让孙少爷去寻王小少爷。没有见到人的王修晋再一次感慨古人科技落后,若是有电话多方便。

回到家里,王修晋才反应过来,怕是真要打仗了,若不然李菻善也不会回来之后连家都没回,便去了军营,而将军府似乎也没个主子在。王修晋以为回家后能见到父亲,可从管家那得知,父亲还未归,眼看着便是年关了,真若是现在打,得有多少人家过来不好年。

若是按着以前朝内官员的尿性,这仗怎么也要拖到年后才能成行,可如今文官比武官还跳着脚的支持打仗,不知内情的还以为大梁官员十分好战,其实文官是真有苦说不出,他们怕若说出不支持的话,会被皇上怀疑通敌啊!于是本可以拖到年后的仗,就在文官大力支持下,先是皇上点兵点将,接着便是户部送上粮草,草药,然后大部队便出发了。

在士兵出发后,王家迎来的访客,李菻善带着礼物上门。此次带兵的是李将军,而李菻善因为身上有伤,未在行军之列,虽然他强烈的表达了可以上战场的意愿,但仍被拒绝,当然拒绝的不是李将军而是四皇子。

在此之前王修晋一直以为李菻善也是随军之一,哪里想到,李菻善突然上门,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直到见着人,看着李菻善除了清瘦了一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变化外,松了口气。“你,没出征?”

李菻善点了点头,“之前一直帮着父亲忙着派兵的事,便没有时间过来,让你担心了。”

王修晋看着李菻善,“你,之前伤到哪了?怎么受的伤?”现在兵也派了,他问问应该没什么了。

“从边关回来,寻遇一队人的袭击,虽然他们着着梁人的衣着,可从样貌还是说话口音更像是蛮人。他们人多,我方人少,只能边打边退,退至城外时,幸得城内守兵相助才得将对方一队剿灭,留了几个活口后,问出了一些话。”李菻善简单的说起当时的场面,事实上哪里有他说有那么轻松,若不是反应的快,他们怕是全都交代在那,可不是只受了些轻伤。

王修晋也知不会如李菻善说的那么简单,却也不好于多问,看过李菻善伤后,王修晋知李菻善并没有扯谎,当真是轻伤,只是在手臂,和肚子上各划了一刀而已,好在冬天衣服穿的都多,刀口不深,也就划破层皮。看着李菻善的伤口,王修晋突然有给士兵做防护衣的想法。

第204章

前方战士浴血奋战, 后方的百姓不能擎等着胜利的欢呼,也应该动员起来, 为战士准备他们所需的东西,全民皆动, 让百姓知士兵迎战的辛苦, 也让士兵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王修晋的想法和李菻善聊了聊, 李菻善眼睛一亮, 盯盯的看着王修晋,双手握住王修晋的肩膀,“谢谢你的意见,我觉得非常好, 这就回去跟祖父讲。”李菻善晃了晃王修晋,王修晋被晃得有些晕, 等回过神时, 李菻善已经拱手告辞了。王修晋嘴角扯了扯,他怎么从李菻善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上看到了咆哮马的影子?

摇了摇头,王修晋觉得自己想多了。李菻善这么激动其实可以理解的,他虽没有在战争时上过战场, 但末世时的经历, 让他觉得,人在前方战斗时, 除了拼死活着的信念之外,后方还有人需要他们保护,不是那种干等着吃闲饭, 他们同样做着努力,那种团结一心,似乎可以冲破万难,让他们抵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异变,一次又一次的生与死的考验,哪怕到后来,大家面对死亡已经麻木,却仍坚定的共同寻求生的希望。

抬头看看天,非常晴朗。入冬后的雪下了好几场,有了去年的雪灾,今年雪稍微下得久一点,京城的街头就会出现主动出来清理雪的人,各地的驻守士兵和衙役都会四处走动,看看雪积的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隐患,也因此,便是下了连夜的大雪,也没有任何一地上报灾情。

没了灾情,却没止住战争的脚步。派往南边的使臣年后出发,北边怕是要先一步响起战争的号角。王修晋摇了摇头,还处在冷兵器时期的战争,平时练习的拳脚功夫在战场上并不适用,两方对阵,谁跟你摆架势,直接冲上去生砍,谁的速度快,谁灵活机敏,便占据了优势。除此之外,小队的协作,互相之间的默契度相当的高,且要十分信任,可以将后背交给对方。打战的事,王修晋不在行,他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评断或许会有些偏颇。

“菻善怎么走了?”王夫人觉得奇怪,“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有没有看到他伤哪了?重不重?”

“娘怎么出来了,快些屋去,今儿天是好,风却是寒的,娘的身子骨渐硬朗,可不能再引起旧疾。”王修晋忙把母亲往屋里扶,“菻善身子没啥大事,这时候身上穿的都多,伤的地方也都是破了层皮,无大碍。这快到年底了,谁家没个事,何况李将军还带兵去了边关。”

“也是这个理。”王夫人见儿子无异样,心里便踏实了,知李菻善没去边关,王夫人也落下心。“明儿你带着管家一趟将军府,把年礼先送过去,过年年后,他家因有人在外打仗,怕是不会接年礼。”王修晋不解原由,却也应下。

李菻善带着王修晋的想法回到府里,立刻去寻了祖父,李老将军听完之后,虽觉得想法不错,若想推动,恐十分难。不说百姓会不会有那个意愿,便是那些文官,都会扯出许多理由,别看这次出兵,文官跳着脚的支持,那是扯进其他事,现在让百姓和士兵拧成一股绳,文官绝对是不愿意见到的。不过,李老将军仍觉得当试试。

事情如李老将军所想的那样,文官绝对不愿见到百姓和武官拧成一股绳,跳着脚的反对,寻着各种借口,甚至还有直言李将军是不是没有底气取胜,才会想出此法。只不过这人说完之后,就后悔了,恨不得自抽几巴掌,若是别的武官,他说也就说了,可他刚刚说的是李将军,而提出意见的却是李老将军,满朝文武,现今何人能越过李老将军。

“若让全民跟着动,是有些劳民伤财,不如便让当地的和围边几个城的百姓组织一下,如今大梁之刃不缺粮,不缺武器,百姓也无需做太多,无战事时,倒可以让一些老妇过去,帮忙缝缝补补。”王大人出列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缝补之事,到底还是妇人做得应手,别看士兵上战场无畏,做针线活怕是会差太多。”

文官也闭嘴了,武官也同意王大人的想法,皇上觉得两边都平衡了,便下了旨,让边关几座城的衙门,无战事时,每隔几日便在闲置之处,请些老妇帮士兵缝补衣物。皇上还特意对老妇进行了一些限定,让文官挑不出事,武官又觉得皇上对他们十分看重,自认胜了文官一筹,散朝时,呼万岁的声音那叫一个洪亮。

李菻善得了信之后,立刻想去寻王修晋,和他分享好消息,还没等出门,便听仆人言,王修晋带着管家送年礼来了。李菻善忙往门口跑,后面的仆人也是一路的小跑,心说王公子又不会放下就走,何须这般的急。

王修晋出来时,便从父亲那得了话,且也把想要给士兵做御寒的衣服,和护甲的事和父亲讲了一下,父亲说此事当与皇上相商,王修晋想想也是,他是皇商,行事需更谨慎才行。王修晋准备送了年礼之后,便进宫一趟,问问皇上的意见,如是同意,他就得和裁缝师傅聊聊,什么样衣服又能护身,又轻便,不会让士兵行动不便。

见到李菻善眼里闪亮,王修晋也笑了,“我已知。”简单的三个字,让李菻善眼里的闪亮稍稍暗了一些,不过仍是能感觉到李菻善散发出的喜悦,“我记得你以前话很多的,现在变少了,真不习惯。”

李菻善哪是不愿开口多言,而是自觉已然成年,便要沉稳下来,而话多也是单对王修晋,对其他人,他可没有那么多的话,便是疼爱的妹妹,他也是做得多说得少。“我只是太激动了。”

听着李菻善开口后声音带着颤,王修晋明了对方的意思,他有些理解不了李菻善的激动点在哪,在他看来,这事不算啥大事,皇上不会拒绝的。“等下我要进宫一趟向,等回来再寻你问些事。”

李菻善不解王修晋为何不现在问,偏要等到从回宫里出来再说,转身见到祖父的身影,李菻善自动脑补了一些,王修晋要讲的话,是属于他们两个人,不希望其他人听到,便点了点头。王修晋哪里知道李菻善脑补了些什么,见到李老将军后,便上前问安行礼,把来意讲明。

李老将军点点头,言王夫人想事周道,因长子在外争战的原因,他们家从年夜开始,除了宫宴,便会紧闭大门,一直到有好消息传回。

王修晋并没有在李家多呆,回家换了官服,便正式的进了宫,在御书房得了招见,方躬身进入,先是行了大礼,待叫起后,才敢直抒进宫所求。

皇上听完王修晋的想法后,想了想觉得十分可行。有了护身的衣服,便会减少伤亡,征兵的数目就会减少,少了征兵,就不留下更多的壮汉,或从事耕种,或是经商,或为匠,不论是哪个都不会引得百姓怨声载道。当然减少伤亡并不是这么一点点的好处,怎么可能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