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现代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瘟疫的可怕,当年sars病毒很多人都未必意识到它潜在的一种可怕灾难。但对于古代的民众而言,这瘟疫是一场甚至比战争更可怕的灾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路过古都洛阳,这座曾经繁华的国都,却变得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禁伤感地提笔写下了后来流传千古的诗句。只是造成这方面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这个时期确实是战争不断,但是扬州被满鞑子屠了,最终扬州还不是繁华似锦?若是细读历史你会发现,战争确实是对洛阳城造成了重创,但还有一个大元凶——瘟疫。
有关史料记载,东汉末年的一场大瘟疫,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
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块。
后世研究:伤寒病人和伤寒杆菌携带者,其粪便及尿液中带有大量的伤寒杆菌。伤寒杆菌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后,如果污染水、食物和环境,则会通过手、苍蝇、蟑螂等以病从口入方式传染给健康人。因而污染的食物会成为伤寒传播的重要媒介,而被污染的水源则是伤寒传播的又一重要载体。
在瘟疫来临的初期,面对可怕的瘟疫,人们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162年,延熹五年,壬寅年,皇甫规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有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摘自《后汉书皇甫规传》。
169年,建宁二年,己酉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摘自《备急千金要方伤寒》。
196年,建安元年,丙子年,南阳自此连年疾疫,不到十年之间,张仲景宗族两百余口,死者竟达三分之二,摘自《伤寒杂病论序》。
208年,建安十三年,戊子年,十二月,大疫,魏军吏士多死,摘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
尤其是在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这次被人们称为“伤寒”的大瘟疫达到了高峰,给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实际上,这种瘟疫并没有彻底根除,很多年后又出现了一次。
275年,咸宁元年,乙未年,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摘自《晋书》。
……
正是这一场名为“伤寒”的瘟疫,加上一场抢夺天下之财的战争,让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出现。
根据古代较为权威的官方记载,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时,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瘟疫和战争,仅仅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竟然锐减达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
如今听到一场瘟疫要来,城内的人开心得起来就怪了。当然,这瘟疫有大有小,他们只能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只是一种可控可治的瘟疫,不然只能在棺材没被衙门限购前多抢几副了。
关于瘟疫,外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相传1284年6月26日,德国城镇哈莫尔恩正值老鼠泛滥。一位吹笛人来到这里并答应帮城里人驱逐这些老鼠,报酬是一千枚金币。他用美妙的笛声将老鼠们催眠,把它们领到河边,老鼠们便排着长队乖乖地自投河中。事后镇长却食言,只给了吹笛手五十枚金币,还嘲笑他异想天开。吹笛手脸色一沉,再次吹起了他的魔笛,这回被催眠的不是老鼠,而是全镇的孩子们。吹笛手把孩子们领进了山脚下的一个山洞,从此就消失了。19世纪格林兄弟把这个传说写成了童话,还给它赋予了一层寓意:邪恶专门降临在不遵守诺言的人的身上。
不仅仅是华夏,其实国外也被大规模的瘟疫肆虐得惨不忍睹。
公元1338年左右,在中亚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地区爆发局部性的瘟疫,一个叫“加法”的小城市也染上了这种瘟疫。
这场瘟疫很快过去,大家都以为这种瘟疫会成为历史。
公元1345年,一心想征服克里米亚半岛的蒙古人发动了战争,打算占领“加法”这座小城市。就在久攻不下的时候,几年前发源于中亚草原的瘟疫开始在蒙古大军中蔓延,造成了大批士兵的死亡。
蒙古人在见识这种瘟疫的厉害之后,想到了一个损招,将染病身亡的蒙古士兵的尸体发射到城内。
加法城中很快出现了许多瘟疫感染者,患者开始时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继而发热、昏迷,皮肤广泛出血,身长恶疮,呼吸衰竭;快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就纷纷死亡。由于患者死后皮肤常呈黑紫色,因此人们将这种可怕的瘟疫称为“黑死病”。
不出几天,城内的加法人纷纷丧命,一座曾经繁华的商业城市,转瞬间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侥幸活下来的人都纷纷外逃。
蒙古军队并没有因为加法城丧失守城能力而进攻,而是悄然撤退了,因为他们在这种瘟疫中同样损失惨重。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反倒是恶梦的开始。
那些人意大利人逃回国内,同时将这种瘟疫带了回去,实质是将传染源老鼠带了回去,“黑死病”迅速在国内蔓延。蹂躏意大利的同时,黑死病没有放过欧洲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将其魔爪伸向了欧洲的近邻——中东和北非地区。
这场瘟疫前后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至于具体死亡数字,当时也缺乏准确的统计,而后世一般估计约为2500万左右,占当时欧洲人口的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