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你不会这么小气吧!我就借你的刀来切下西瓜,怎么了?”
豹子叔正在啃着一块西瓜,闻言不解地望向叶无尽回答道。这店里刚刚接手,很多东西都不齐全,而转让的人显然很抠门,连把水果刀都没有留下。
“刀?切西瓜?”
叶无尽其实也就顺口一问,但听到这话当即就愣住了,脑海也是跟着卡壳。不说他那把剑其实就是废铁切不了西瓜,怎么还成刀了呢?莫非说的不是同一样东西?
“还别说,你这把刀用来切西瓜挺合适的,要不就贡献出来吧?”豹子叔将西瓜皮随手往外面扔,抹嘴拿起桌面上的一把长刀,准备对另一只西瓜动手。
“等等!这把刀给我看看!”三爷刚送走客人,回头瞧到那把刀当即说道。
豹子叔有些不解,但还是收住了刀,将刀递送给了三爷。
阮藕目光被吸引了过去,望向那把刀。这把刀的刀身只有二尺长,跟日本刀有些相似,刃锋至尖处略上翘,在那里残余一点铁锈,但那刀锋带着寒意,刀头部有金、银、铜丝镶嵌的花饰及云龙纹,而那金银丝装饰框内嵌刻着隶字,造工极是细致。
“不错!不错!”
三爷看完之后,有些恋恋不舍地交给了叶无尽,但旋即颇为不满地朝他哼了一声。
这刀似乎也勾起了阮藕的兴致,要了过去,仔细地观赏起来,念起上面的隶字,皱着眉头说道:“乾隆年制,地字十八号,永寿?无尽,你这仿制的刀好像不对劲,乾隆宝刀中没有这一款,你这刀是哪来的?”
“什么乾隆宝刀?我当然是买来的!”
叶无尽继续啃着西瓜,发现似乎是赚到了,原来这把剑并没有化成废铁,只是因为刀插在不相配的剑鞘,又被剑鞘的铁锈卡住,所以才拔不出来。刚刚用来挡瘦猴那一棍,应该是刚好将铁锈震掉,而剑鞘的窟窿,自然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败家!”
三爷已经回到拒台里面,但这时像是余怒未消。
“我怎么败字了?”
叶无尽当即叫屈,发现这死老头管得很宽。尽管他对刀剑一点都不了解,但这一万五能买到这种东西,这怎么都不可能会赔钱,何况这刀身明显能用,哪怕留着自己装逼都绝对值一万五。
“你这刀仿得真好,还做旧了,虽然刀头也换了,但恐怕真能蒙不少人!”阮藕将刀还了回去,冲着他简单地点评。
叶无尽接过刀,发现这很像是日本钢刀,其实他更偏好这种窄面的刀,上面的铁锈处理下就能用,当即好奇地问道:“乾隆宝刀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才看一眼就说我这款不是呢?”
“简单地说,乾隆皇帝本人十分尚武,他命令清宫造办处打造九十把腰刀。这九十把腰刀以天、地、人分为三类,而每个类又从一到三十号命名,每把刀又各有专名。例如天字三号名为‘孔纯’,天字十七号名为‘宝腾’,而你这把地字十八号‘永寿’,闻所未闻!”
阮藕似乎对历史颇为了解,张口就说出了乾隆宝刀的由来,而且指出了叶无尽这把“仿刀”的差错。
“你这丫头说得太轻巧了,你不能忽略这九十把宝刀费了多少心血!”三爷捋着胡须,不过口里有数落之意,但眼睛对阮藕却很是欣赏,然后又将乾隆宝刀的来历细说。
乾隆皇帝为告诫后人不忘祖制,崇尚武备,特命内务府造办处设计制作出天、地、人系列的金桃皮鞘腰刀。这90把腰刀从乾隆十三年开始制作,到乾隆六十年才最终完成,前后共分4批,历时47年。
乾隆二十二年,第一批刀完成,共六十把刀。按天、地、人再各分上、下,五把一份,从天字一号到天字三十号命名,每把刀又各有专名。传闻中还制造了三十把剑,但已经无从考证。
乾隆四十四年,第二批刀完成,分别命名为“章威、寒锋、流光、逐指、摇电、飞蛇”等,共两箱十把。第一箱总命名为“云文韫宝”,别号“龙”;第二箱为“霜锷合清”,别号“虎”。
乾隆五十八年,第三批刀完成,分别命名“吐芒、掩虹、彩鄂、继辅”等,第一箱总命名为“宝冶凝涛”,别号“凤”;第二箱现已不存,何名、号不得而知,只剩腰刀数把搁置他处。
乾隆六十年,第四批刀完成,分别命名“德兴、秋霜、宿铤、挥霆、转电”等,第一箱总命名为“德耀祥金”,别号“精”;第二箱总命名为“功全利器”,别号“神”。
……
据说,乾隆皇帝对这批刀具的制造,真可谓是费尽苦心。无论是最初的纸样、木样设计,还是在具体制造的数量、名称、纹饰、年款,甚至是刀具的什件、皮鞘、楠木箱、用金量以及所附皮签上面的文字选用等,事无巨细,全都要亲自过问安排。
每当造办处完成一道制作工序后,都要由司库白世秀与七品首领萨木哈亲自带进宫内,转交给太监总管胡世杰,由他送至养心殿,呈给乾隆皇帝御览。待乾隆皇帝详细阅看后,再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要求。
然后,造办处再奉旨进行改动、加工。之后再呈递御览。如此反复修动,直到达到乾隆皇帝的要求,才算真正的完工。
这九十把刀如今大部分藏于故宫,虽然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洗礼,却依然锋锐无比、寒气逼人,不失其夺目的风姿,真可谓代表了华夏清代刀剑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我这把是地字十八号乾隆宝刀?”叶无尽的嘴角微微张开,显得颇为吃惊。虽然知道长得帅的人运气会好,但这实在也太好了,完全可以出门左拐去买几注双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