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欧战烽烟(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797 字 2天前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德靠亲自出面干预之后,鲁登道夫的主张得到了落实。

次日,德军对包围圈内的英国远征军发动了总攻。为了一举歼灭英国远征军,德军投入了二百二十个师,动用了近十万门火炮与迫击炮、口径在一百二十毫米以上的重炮就超过了两万门。

战斗,一直持续到十一月的最后一天。

在付出了三十余万人伤亡、耗费了上千万枚炮弹之后,德军在十一月三十日,迫使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签署了投降书,并且让残余的一百八十万英国远征军官兵放下武器,停止了抵抗。

英国远征军投降,既在众人意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

打到这个地步,在没有办法撤回本土的情况下,英国远征军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不然剩下的一百多万官兵都得战死,而且是在缺粮少弹、根本无法与德军作战的情况下毫无意义的战死。

只是,英国远征军这么快就投降,确实有点让人惊讶。

要知道,两百多万人,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被德军彻底打垮,连黑格都做了德军的战俘。

英国远征军投降,等于给法国下达了最后通牒。

到此,任何人多能想到。等德军调整过来,下一个目标就是巴黎,而且在三条进军巴黎的路线上,法军都没有足够的兵力。甚至可以说,巴黎已经门户洞开,对德军来说,夺取巴黎犹如探囊取物。

事实上,这也是德军内部的最大矛盾。

大部分将领都主张立即进军巴黎趁法军回过气来之前攻占巴黎,而鲁登道夫、霍夫曼等人则认为,应该先让已经廖战了一个月的德军缓口气,并且huā足够的时间做好进攻巴黎的准备工作,在十二月中旬再发动进攻也能赶在年底占领巴黎。只是,这次德皇明显不赞同把进攻巴黎的时间推迟到十二月中旬,因为这意味着,德军只有十多天的时间。根据之前的几场战役,攻占巴黎至少需要一个月。

显然,德皇高估了法军的战斗力。

在德皇的催促下,鲁登道夫把进攻巴黎的时间订在了十二月五日德军只有五天时间进行部署调整。

对一场大规模会战来说,五天的准备时间显得太仓促了。

要知道仅仅把数百万德军所需的作战物资从后方运到前线,在分配到各个作战部队的手中,就需要一个多月。即便德军在前线囤积的物资还没有用光调整三百多个师的部署也需要十多天。

仅仅只有五矢,鲁登道夫只能做出有限的调整。

结果就是,大批在之前战斗中减员严重的师并没有撤下去,只是从预备队抽调兵员进行了补充。相反,很多兵员充足而且状态良好的师没有办法送上前线,依然得留在后面充当预备队。

所幸的是,法军的情况更加糟糕。

在索姆河与凡尔登,法军已经付出了近两百万人伤亡与被俘的惨重代价,根本就没有预备队可派了。当时,负责索姆河防御作战的贝京元帅甚至开始征召十六岁的少年入伍,以充实法军。

十二月六日在严寒中,德军开始向巴黎ting进。

前两天,德军的进展并不顺利,不是法军抵抗顽强而是天气非常糟糕,寒冷与不停歇的大雨拖累了德军的步伐。

到十二月九日,雨停了之后,德军的进攻才有起sè。

恶劣的天气,对法军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最突出的,就是法军没有能够及时调整防御部署,留在后面的预备队没办法及时突前,也没有能够及时到达德军的突破点,堵住被德军撕开的防线。

十二月十二日,德军前锋到达巴黎近郊,侦察兵甚至靠近了市区。

同一天,福熙离开巴黎,把守卫巴黎的重任丢给了贝京,法国总统勒克莱尔也在当天任命贝京为北部法军总司令。

贝京能力挽狂澜吗?

事实证明,这位深得法军官兵拥戴的元帅,并没能拯救巴黎。

十二月十五日,到达巴黎附近的德军超过六十个师,负责前线指挥的霍夫曼上将开始部署德军包围巴黎。

三天之后,巴黎被德军包围。

霍夫曼没有急于下达进攻命令,而是先给贝京下了一份最后通牒。

如果法军在十二月二十日二十四点之前不肯投降,那么德军将在二十一日凌晨发动进攻,并且首先动用十万门火炮摧毁整个巴黎。

此后,霍夫曼下令全面封锁巴黎,禁止市民逃亡。

这个时候,巴黎市区内,至少有三百万市民,还有大约一百二十万法军,以及承载着法国千年历史的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