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还有一个因素,让李向龙相信美军舰队已经进入珊瑚海。
这就是,第二航母大队与第三航母大队依然去向不明,至少没有返回珍珠港,也没有去任何一座美军港口。
从时间上推算,如果第二航母大队在离开珍珠港之后,走的是另外一条航线,那么也将在十月二十三日左右到达珊瑚海。在李向龙看来,第二航母大队没有与第一航母大队一同前往澳洲,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持隐蔽,即让中国海军产生错觉,认为第二航母大队依然在夏威夷群岛,只有第一航母大队前往西南太平洋。这样的话,中国舰队就会前去拦截,甚至会为此承担一些风险。设想一下,如果第二航母大队就在附近,那么在中国舰队拦截第一航母大队的时候,那两艘“约克城”级舰队航母就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如果第三航母大队也来到了西南太平洋,而且与第二航母大队在一起,那么三艘“约克城”级与“突击者”号搭载的舰载机,只需要出动一个波次就能重创、甚至是击沉所有中国航母,取得决定性胜利。
考虑到哈尔西的性格,李向龙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哈尔西很有脾气,但是不缺乏大智慧,因此他很有可能用第一航母大队做诱饵,设法在伏击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中日海军的战斗已经证明,在以航母为核心的海战中,主动权比兵力更有价值。
只要能够抓住主动权,即便是兵力居于劣势的一方,也有能力击败对手,甚至是取得绝对性胜利。
为此,李向龙不得不有所提防。
从二十二日开始,舰队上空随时都有二十四架战斗机在巡逻,而且四周还有战舰专门负责防空警戒。如果防空战舰上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来袭机群,那么舰队就能获得二十分钟以上的预警时间,而六艘航母能在此期间各出动十二架、甚至是更多的战斗机,也就有足够的能力拦截来袭机群。
只是,李向龙也看到了取胜的机会。
这就是,吃掉充当诱饵的第一航母大队。
问题是,得首先找到第一航母大队。
在断定哈尔西在等待时机,而且用第一航母大队做诱饵之后,李向龙随即推断出,第一航母大队很有可能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动,或者是在东南部海域。如果在南部海域,那么第一航母大队随时都能全速撤退,避开中国舰队的打击,并且得到部署在澳大利亚的美军航空兵的掩护。如果是在珊瑚海东南海域,那么第一航母大队就仍然在等待援军,即第二航母大队与第三航母大队很有可能也在这个方向上。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李向龙不可能把舰队拆散,也就不可能同时搜索两片海域。
十月二十三日夜间,西南太平洋舰队开始向珊瑚海东南机动,李向龙在二十四日凌晨给六支舰载航空兵联队安排了侦察任务。
按照他的部署,将首先搜索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的海域。
可以说,李向龙的判断极为准确。
当然,要做出这样的判断,也不是什么难事。
在明知道中国舰队已经进入珊瑚海的情况下,哈尔西肯定不会让弗莱彻从珊瑚海北面杀入,至少会让弗莱彻绕过新赫布里底群岛,在相对安全的海域待命,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进入珊瑚海。
也就是说,第一航母大队有可能从新赫布里底群岛与新喀里多尼亚之间的海峡进入珊瑚海。
问题是,李向龙并不清楚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在当时,军事概率学还没有问世呢。
事实上,也正是太平洋战争,催生了军事概率学,即根据各中因素,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量化计算,得出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从而让指挥官能够在较为科学的方式下指挥军队作战。
严格说来,这场后来被称为“珊瑚海大海战”的战斗,让军事概率学有了诞生的基础。
这场海战之后,李向龙首先向冯承乾提出,应该聘请数学家与军事学家,专门来评估与分析敌军的作战动向。
冯承乾采纳了李向龙的建议,在海军司令部下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
此后,这个被称为“海军概率统计处”的机构在好几场海战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只是,在这个时候,李向龙依然得依靠“指挥官的直觉”。
搜寻行动从二十四日清晨开始。
这个时候,弗莱彻的第一航母大队就在李向龙划定的搜寻范围之内,而且也正像李向龙猜测的那样,正在向珊瑚海南部海域航行。
问题是,此时珊瑚海上空的天气状况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