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此,美国的航空动力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也正是如此,在中美关系还算友好的时候,大批中国工程师到美国留学、或者是以委派的方式去美国深造。
后来,这些人中,大多数都回到了国内,继续从事航空动力方面的工作。
一九四零年底,南昌发动机厂率先研制出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只是一台样机,但是立即得到空军重视。两个月后,南昌发动机厂就获得了空军的资助,开始完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到一九四一年底,南昌发动机厂研制出了二千千瓦级涡轮增压发动机。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二年,西飞才用第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改进了重型轰炸机,并且开始在新式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新式重型轰炸机。
这个时候,中国空军也提出了新式轰炸机所需达到的基本性能。
这就是,其最大载弹量不得低于六吨,在载四吨炸弹的情况下能够满油起飞,常规载荷下的最大航程不得低于四千公里,最大载弹量时的作战半径不得低于一千五百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不得低于每小时五百五十公里,最大载弹量时的最大飞行高度不得低于七千米,最大飞行高度不得低于九千五百米,至少需要配备六挺口径在十二点七毫米以上的自卫机枪,机组人员不得超过十一人。
可以说,这是非常高的性能指标。
最后,西飞设计的第二代重型轰炸机并没有完全达到空军提出的性能要求,但是也让空军感到满意。
当然,一种新的航空动力设备,影响到的不仅仅是重型轰炸机。
在动力系统有了保证之后,研制性能优越的双发中型轰炸机也不是什么问题,而且中型轰炸机的用途并不比重型轰炸机少。比如,性能优良的中型轰炸机可以执行战术任务,还能够改造成像海上巡逻机、夜间战斗机、远程大型截击机这样的作战平台,其使用范围超过了重型轰炸机。
事实上,中国空军在大陆战场上,最需要的是双发中型轰炸机。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一年底,贵阳飞机制造厂就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中型轰炸机,而且在配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之后,完全达到了空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并且在一九四二年初就获得了空军的订单。
当时,这种被命名为“胡兀鹫”的中型轰炸机是众多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战机中,最先量产的一种。
除了轰炸机,涡轮增压发动机还能应用在一些特殊机型上。
比如,重型防空截击机。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中国空军没有装备远程战斗机,而且也没有想过要装备远程战斗机。
原因很简单,中国空军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大战爆发后,中国空军才发现,没有一种战斗机能够为打击半径在八百公里以上的轰炸机护航。
在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这个问题彻底暴露了出来。
因为没有战斗机护航,所以轰炸机的损失率非常惊人。为了降低轰炸机的损失率,空军只能缩小轰炸范围,并且尽可能的靠前修建或者获取机场。由此,又导致工程施工与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要知道,日本紧邻中国本土,问题都这么严重,那今后在远离本土的地方作战,问题将更加严重。
为此,在一九四零年底,空军就向各大飞机制造厂发出了重型战斗机的标书。
可惜的是,没有合适的发动机,研制重型战斗机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就算能够制造出重型战斗机,在性能上也不够理想。比如,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就因为配备的发动机功率不足,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百五十公里左右,在遭遇了像“零”战这样的战斗机时,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虽然到了一九四二年初,空军的护航压力已经有所减轻,好几种单发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达到了八百公里以上,由成飞在“海鹰”基础上研制的“雄鹰”在成功减重之后,作战半径更是超过了一千公里。但是重型战斗机并没失去表演舞台,只是由远程护航转变为了夜间拦截与夜间护航。
这样一来,重型战斗机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对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在整个大战期间,特别是在一九四二年之后,双发重型战斗机主要集中在夜间活动,其主要职能就是在夜间拦截敌人的轰炸机,或者是在夜间为己方的轰炸机护航,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夜间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