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营救行动(1 / 2)

帝国风云 闪烁 1827 字 2天前

天色还没放亮,图卢姆率领的农民军发起了进攻。

此时,在离地面二万二千米的高空,鲍明威少校驾驶的zz-2侦察机,正沿着以比亚埃尔莫萨为中心,半径一百公里的环形航线盘旋。侦察机上的光学照相机,以每十秒一次的频率拍摄地面上的情况。

关键的是,这架zz-2配备的是数字式照相机,而不是胶卷相机。

zz-2没有退役,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中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数字式照相机,而且首先用在了军事侦察领域。

与传统相机相比,数字式照相机不使用胶卷,获得的是数字信号。

虽然第一代数字式照相机还有很多缺陷,比如分辨率不高,即便是安装在战略侦察机上的数字式照相机,其分辨率也只有一百万像素,而传统照相机即便使用普通胶卷,分辨率也在五千万像素以上,而使用专用胶卷,分辨率能超过两亿像素。过低的分辨率,让数字式照相机暂时没有获得普及。道理很简单,如果拍摄区域为十公里见方的话,那么数字式照相机的分辨率只能达到十米,而传统照相机能够达到一米左右,使用特制胶卷的话,甚至能够达到十分之一米。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这么高的分辨率。

与数字式照相机配合使用的是数字式通信设备。说得简单一些,数字式照相机在拍摄之后获得的不是图像。而是一些数字信号,而这些信号能够通过数字电台,及时发送给后方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后方能够及时获得情报。

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时候,情报的及时性要比准确性高得多。

此时就是如此。

照相机开始工作,以及向后方传输信息。都不需要飞行员干预,飞行员要做的就是确保侦察机在预定航线上飞行。

至于拍下的情报,或者说是下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飞行员都不知道。

当然,飞行员也不需要知道。

虽然受技术限制,特别是处理信息的能力限制。情报的传输与处理无法做到同步,但是也只延迟了十多分钟。主要就是,在收到侦察机发回的数字情报之后,情报机构需要花一些时间把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像,然后由情报人员进行判读,最后才是把有价值的情报发送给需要情报的作战部队。

鲍明威驾驶的这架zz-2获取的情报,最终传送到了“卫青”号两栖攻击舰上。

“卫青”号原本是大战期间的舰队航母,只是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这艘航母还在船坞中进行大修。按照当时的裁军计划,“卫青”号将提前退役。并且以废钢铁的价格出售给一家拆船公司。所幸的是,在战后首先出任参谋长会议主席的是顾祝同,而顾祝同替海军保留下了很多战舰,其中就包括修复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卫青”号。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修复工作中。“卫青”号做了适当的变动,被改造成了两栖攻击舰,也因此成为第一艘由舰队航母改造而来的两栖攻击舰。

当然,与后来出现的两栖攻击舰相比,“卫青”号有很大的差别。

主要就是,“卫青”号没有船坞。也就无法搭载登陆艇,其主要改动之处是缩小了机库的面积,增加了用来搭载陆战队的舱室,而且其搭载的主要是攻击机,后来则转变为了直升机,以支援登陆作战行动。

真正的两栖攻击舰都具有船坞,能够搭载登陆艇与气垫船。

当然,要到所有在由舰队航母改造而来的两栖攻击舰达到服役寿命,中国海军才会专门建造两栖攻击舰。

在编制上,“卫青”号隶属于第六舰队,母港为圣地亚哥。

两天前,“卫青”号在四艘驱逐舰的陪伴下离开了圣地亚哥港,前往墨西哥湾进行作战训练。

当然,这只是个噱头。

“卫青”号在出港后不久就迎来了一批客人,即由钱壮飞率领的狙击手部队。

按照海军参谋部与陆战队参谋部的安排,在执行任务期间,“卫青”号将听从狙击手部队的指挥。

知道这一点的,只有少数军官,其他官兵都认为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常规训练。

收到消息后,钱壮飞立即下达了出发命令。

zz-2拍下的照片证实,在比亚埃尔莫萨南面大约六十公里处,也就是韦戈斯拥有的一座庄园附近爆发了激烈战斗。结合军事情报局提供的其他情报,有理由相信,韦戈斯的部队遭到了袭击。

当然,军事情报局建议钱壮飞不要出动,等到有更加确切的消息后再采取行动。

只是,钱壮飞已经等了三天,没有理由继续等下去。

如果他派出去的四名狙击手还活着,那么就肯定在战斗地点附近,说不定这场战斗就与他们有关。

仅仅花了五分钟,运载二十二名狙击手的三架直升机就升空了。

因为是秘密行动,所以参与行动的飞行员都是志愿报名参加的,而且都是第六舰队最优秀的飞行员。

与飞行员一样,狙击手也是志愿参加行动。

钱壮飞没有强迫其他人参与营救行动,只是没有一名狙击手退出。在狙击手部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营救同伴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因为所有狙击手都知道,如果神仙囹圄的是他们,那么其他狙击手也会尽力营救。所有狙击手都报名参与行动,而钱壮飞不得不从中挑选出二十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