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靳雨青穿来的这会儿,原主刚壮实了色心,还没真的动手糟蹋了谁家姑娘。
接受了自己身份信息的同时,靳雨青迅速在世界轨迹中锁定了一个人。
——宣武侯府的嫡子。
宣武侯陈家,祖上陈大将军文韬武略,与太.祖皇帝是幼年好友,跟着太.祖征战八方打天下,马术无人匹敌。开国后论功行赏,陈将军赫赫功勋自然是赏中之重,授以世袭宣武侯爵位。
陈乂上有一个温婉贤淑的嫡姐,下有一个娇惯成性的庶妹和一个格外怯懦的庶弟。他夹在中间也并不是个娇生惯养的主儿。将门中人教子严苛,宣武侯手握五十万大军,军中一半以上的将军和副将都是老将军一把手训练出来的,小侯爷自然也不例外,少年时期就跟着父亲叔伯在军中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并没有沾染上那堆世家公子哥儿的腐朽脾气。
照理说,此等人物将来必成大器,长.枪戎马报效国家,挣得一功半勋荫庇子孙才对。
陈小侯爷确实把前半段走对了,可后半段却出了茬子。
原身皇帝疲于政事又留恋后宫,搞得整个朝堂一片的乌烟瘴气靡靡不兴。文武百官浑水摸鱼,宣武侯是纯臣,偏又自恃清高,自然要被人盯上打压一番。
晋宇青再有意无意的一把顺水推舟,先是明升暗降,又找了个由头夺了陈府大半军权,五十万的宣武大军最后被划分成几股,就这,宣武侯还是一片愚忠尽职尽责,简直是当世圣母的代表。
但陈府与皇家终究产生了隔阂,引线便是某次行贿大案的曝出,陈乂被栽赃陷害,虽说后果并无多严重,但到底是让陈家对皇帝失了望。
虽说现今天下安定,可过不了多久,天降横灾,北部边境饿殍遍地,蛮族无草无粮只得越境掠夺。敌情来势汹汹,老侯爷又缠绵病榻无力征战,原身皇帝优柔寡断,朝中内乱人心惶惶,一时之间竟无人肯领兵出征。
皇帝一纸令下,方才成婚三月的陈小侯爷不得不代父北上抗敌,那是场以少战多的迂回战役,战线竟拖了小半年不止,所幸终是险胜。
将军血染盔甲班师回朝,等来的也并不是嘉奖状,而是接连四道弹劾书,批驳他功高盖主目中无人,反心昭然若揭。
王朝之下,帝王最忌惮的一件事,就是臣子挑战他高高在上的皇权。空口凭说也就罢,谁想探子当真供上了陈将军的一沓私密书信,条条都能置他于死地。
而击垮陈乂的最后一线,是他原以为能够患难与共、举案齐眉的妻子,竟然给他戴了顶绿帽,而所谓的私信都是他的好妻子与情郎串通好了的。
入年关,蛮族遣使入京俯首称臣,在满朝上下数着蛮族进贡的牛羊美女庆贺新年的时候,这场奇战的缔造者陈乂已经坐罪下了牢。一个月后,江湖旧友们不忍看他被陷害致死,铤而走险劫囚成功,却因动作慢了一步,未能及时救出陈乂的亲人,连累宣武侯府满门抄斩。
一代英侯宣武府,顷刻之间化为灰烬,百年忠勇之名也粉碎殆尽。那年大雪铺地,曾经光耀数朝的宣武府人的尸体,铺在乱葬岗成了乌鸟野狗的饱腹之食。
陈乂以假尸体蒙蔽众人,诈死含恨离京,将这一笔灭族大账记在了皇族的头上。他偷偷建立起了一支英勇无比的精英军队。时机成熟之时,京中歌舞升平皇帝沉迷声乐,陈乂迅速发兵占领了北境四城,并假意与北番蛮族联盟,联手一路南下,直逼京都,打了皇帝一个措手不及。
京中数名大将早也对皇帝心生不满,斟酌局势之后纷纷倒戈相助。宣武军将领更是认人不认符,陈乂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宣武军五十万大军,取皇宫有如探囊取物那般简单。
陈乂性子里本就有武人的暴厉,此事之后更是记仇。黄袍加身后,他囚禁皇帝,大肆改革,下达了许多有利百姓的实令。
而朝堂上下竟是血流成河,千条人命一夜之间皆化枯骨,以鲜血祭奠了无辜含冤的族人。京中哀嚎了数日不曾停歇,世人一面佩服这位新皇帝的雷厉手段,一面又忌惮于他的残酷。
陈乂一统天下后得了一种疑神疑鬼的病。他治下的国家虽然表面上和平昌盛、无人敢犯,实际里文武百官皆惶惶恐恐,唯怕哪句话戳了皇帝的逆鳞,招致了灭族的大罪。
而原皇帝,早在囚宫里活活饿死了。
靳雨青看罢默默叹了口气,这人手段厉害,也相当记仇,但倘若能够提前化解他的仇恨,引导他为国为民,必然是一朝不可多得的良将。
若能得此良将在手,大晋国绝对能够在周遭各族的虎视眈眈中稳稳立足。
笃定了心意,靳雨青决定就从陈乂入手,将之收归麾下!此举不成功便成仁,靳雨青还不想代替原主尝一遍被活活饿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