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好多渔民揭不开锅了(2 / 2)

春柳湖上 杨远新 1364 字 1天前

历崇德有意将“喜妹”二字说得又重又响,像一个开花浪,撞击在黄春江的心坎上。

黄春江眼前闪现出当年爹爹恩娘给他取名喜妹的情景。

1945年4月的一天上午,黄春江和义父黄经海在春柳湖上收了渔网,载着捕得的约二十多斤鲜活鲶鱼,朝县城阳明镇北门外渔码头驾去,欲在那里卖个好价钱。

县城阳明镇人最爱吃鱼,也最会吃鱼,总结出了不同季节吃不同鱼的经验。那就是春鲶夏鲤,秋鲫冬鳊。今天父子俩捕得的全是一色的黄胡须鲶鱼,烹制清炖豆腐放小葱,那可是上等美味。

网船刚拢县城北门码头,早已在此等着买新鲜鲶鱼的几拨城里人便一哄而上,从船舱里往鱼篮里抓的抓,拣的拣,义父忙着过秤,春江赶紧收钱,二十多斤鲶鱼一下就卖完了。

看看时间还早,义父对春江说:

“江婆!我带你去看看新鲜,开开眼界。”

说着,义父从网船艄尾抓住一根麻绳,提起沉在水里的一只鱼篓,里头一条足有两斤重的鲶鱼连连跳跃。

义父大步上岸,春江好奇地紧跟在义父身后,走进离码头几百尺远的“维兴米厂”,里面轰轰声响,一派光亮,几台机器正在碾米、轧花。

义父悄声告诉春江:这是发电碾米、轧花,发电厂、碾米厂、轧花厂,都是本县人童心斋、童子荣、童子华三兄弟办起来的。每到夜里,县城中心区都用上了电灯,居民家里就像这厂房里一样的通明爽亮。

小春江张大眼睛问:俺渔民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电灯吗?

义父正要给他回答,一个仪表堂堂的汉子上前热情地与义父打招呼,又是装烟又是递茶。义父递上手中的鱼篓说:

“童老板!这是俺今天早晨捕到的,你中午来一锅鲶鱼炖豆腐,喝几盅米酒。”

童老板哈哈大笑,连声说多谢!他看了一眼四周,神秘地对义父说:

“徐铭烈、徐铭谱兄弟要在春柳湖建一个五福渔场,那样你们就不能像如今一样自由捕鱼啰!”

义父还悄声问了童老板许多,但春江一句也没有听见。

义父拉着他离开“维兴米厂”,两块脸板得铁紧。

回到网船上,立即起锚,用竹篙点了一下码头,摆正船身,荡起双合叶,直飞春柳湖。

回到张家碈,义父很快了解清楚。徐铭烈、徐铭谱兄弟打着造福春柳湖的幌子,要每个渔民出一担五斗谷,插柳围鱼,可以换回超过十倍的收入,从此永远不愁吃穿了。实际上是他们徐家要独占整个春柳湖,因为徐氏兄弟插柳的目的就是把湖禁起来,不准下业。为了防止县里、沧港镇、聂家桥、周文庙那些有钱的人与徐家争湖场,徐氏兄弟就把县长郑侨拉进来了,给他十股,县政府的科长每人送五股。

这样,郑侨就派龙寿县侦辑队长朱子盖,腰插短枪,带起人马,都是些有名的黑帮头目何福林、睦振帮、刘长玉,一起给徐氏兄弟保镖。还有龙寿县的军官队,这些军官没有退伍,但又没有住到部队。成立了五福渔场管理委员会,主任郑侨,副主任县建设科长伍吉伯,是沧港人,徐氏兄弟当中徐铭烈当副主任,当时徐铭烈是大同乡的代理伪乡长兼国民党县党部宣传委员。徐铭烈的儿子徐颜清当秘书。人称徐大少爷。布告上就出的这四个人的名字。

他们用渔民集的股,购了一千五百铺竹簾子,连成一体,插进名叫罶口河的水面,即春柳湖连接沅水的800米宽的口子,等到湖水退落,只剩罶口河与沅水相通时,把罶口河闸死,踩罶,满湖鱼虾就全部落入了徐铭烈、徐铭谱家的鱼库。

对此,春柳湖的渔民十分不满,如果这样开了个头,持续下去,春柳湖就永远被徐家独占了,靠水吃水的几百号渔民就断了生活来源。官僚、军警、土匪、渔霸勾结在一起,穷苦渔民无权无钱、无枪无炮,只能忍受欺凌,束手无策,敢怒而不敢言。

好多渔民已经揭不开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