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561(2 / 2)

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就是这样的心气,同时又很容易陷入理想化的怪圈,一旦发现实际情况和自己想象中的不符,就会愤世嫉俗。

司南抓住他话里的漏洞:“你也说了,哪朝哪代都不够好,你又怎么能创造出最好的?就算你能做得比前人更好,又怎么知道后人不会超越你?”

单单一句话,就让刘生张口结舌。

其余学子也不由陷入沉思。

司南的视线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不紧不慢地说:“你们学贯‘五经’,读过《韩非子》,应当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弊端,也有优势,比如冬雪虽冻人,亦可杀虫卵、兆丰年;比如山路虽险,却可观丽景、远喧嚣……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学子们虽不知道什么叫“辩证的眼光”,却听懂了他的比喻。

司南继续道:“国朝为政以仁,从不杀文官,尤其宽待耿介正直之臣。今上堪为仁君表率,方有今日天下人才归于汴京之盛事。”

“前有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有四真在朝,集天下之望;后有王介甫、司马君实此等有德有才之士,何愁国之不兴,民之不富?”

众人闻言,面上露出向往之色。

若能有幸与这些人同朝为官,不枉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

司南说回最初的话题:“刘生以为国朝处处弊端,我却觉得这是盛世。”

“先生此话何意?”刘生已经不像刚才那般激进,而是虚心求教。

司南反问:“你觉得,何为盛世?”

“万国来朝,沃野千里,路无饿殍。”

司南笑笑,道:“于民而言,万国来朝、沃野千里太远了,不饿肚子更实际。边疆安稳无争战,上位者为政以仁,无苛捐杂税,就够了。”

“我只是区区一升斗小民,生于此等盛世,常怀感激之心。至于诸位,都是国之栋梁。”

司南的目光落到每一位学子身上,温和而坚定,“如今读书明理,谈论政事,不是为了宣泄情绪,而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脚踏实地地去践行。”

众学子皆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