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 / 2)

余音绕梁 舒远 2236 字 1个月前

从窗户里看着外面的大路小路。

他曾经多么肆无忌惮的在这条路上开车狂奔,现在也只能是沉默的回来走一趟。梁叙忽然明白了谭家明让他们出来走一走的缘故了,或许在重新开始前人得先找回一些东西,比如曾经热血过的日子还有那些日子里的情怀。

梁叙低头看了眼身边的姑娘。

他一手搭在她肩头将她轻轻搂住,闻着她身上淡淡的味道心如止水。司机将他们放在小凉庄的镇头,然后开走了。余声一下车顿觉清醒了好多,远处的地平线已经亮起来了。

“走吧。”他拉上她的手,“先送你回家。”

小凉庄的清晨安逸宁静,他们走的小路没见着什么人。整个镇子像是被隔离了,没了城市的喧嚣到处都是青草和野花,人们过着烧柴火的家常日子。

外婆家的门还关着,梁叙上前敲开。

“有事给我打电话。”老人出来前,他说,“到时候我让梁雨过来叫你。”

她看着他‘嗯’了一声。

里屋外婆房里的灯亮了起来,院子里很快传来老人走路的声音,接着听到有喊‘谁呀’。梁叙对着门努了努下巴示意她回句给外婆,然后便笑着转身走了。他穿进巷子里的时候整个人在这爬山虎和露珠的映照下显得更为清冷,一个人穿梭背影清俊萧索。

高高的墙壁两张口,堵着一个要么撞死要么回头。

梁叙一面走一面去摸裤兜找烟,然后微微低了下头点上火机。长长的巷子很快走到了头看见了太阳升起时的微光。路边的电线杆上站着一排排胖鸟在叽喳叫,梁叙从旁走过什么都没留下。

他估摸着余声这会儿已经坐上炕了。

这个清净的早晨,小凉庄的人又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外婆家的公鸡开始一声接着一声的打起了鸣,余声坐在炕头将被子扯在腿上。

“北京到这儿得多长的路你也是胆儿大。”外婆担心的‘哎呦’了一声,“扬扬不也在北京吗两人做个伴多好。”

“她十二月有考试。”余声说,“现在正忙着复习呢。”

“以后可不敢这样了。”外婆重重的叹了口气,说着又拿起针线活干起来,“你妈知道你回来吗?”

余声摇头:“没和她说。”

屋里的门帘被掀开了,外公乐呵呵的用手掌捧着两个鸡蛋给她瞧,说看咱屋鸡下这好不好。余声趴在炕上探过身望,外婆也笑了。

“煮上去。”外婆指挥着外公,“一会儿余余吃。”

外公笑着说爷给你煮然后从屋里出去了,余声从炕边的窗户看见外公去门口抱着一对柴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便听见了拉风箱吭哧吭哧的声音。

“学校一天忙不忙?”外婆一面纳鞋底一面问。

“不是很忙。”余声也坐去老太太身边,看着老人穿针引线时而眯着眼使劲的去找鞋底的针孔,“就是人太多了吵得不行。”

外婆笑了起来:“大城市不都那样吗。”

余声低头‘嗯’了一声也笑了,她静静的看着外婆做活。老太太看起来有着比年轻人还好的精气神,一大清早也不闲着寻到时候就纳几下鞋底。

婆孙俩说了会儿话,老人出去了。

还是个清晨太阳将出未出的时候,余声从炕上下来溜到大门上。远处的青山被雾气环绕,和蓝蓝的天空不分你我。高高的山岗处有炊烟袅袅,还有老榕树和大黄狗。

第54章

小凉庄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地上有找食吃的瘦鸟,不停的头点地走过来走过去不怕人。梁叙绕到菜市场那条街的时候很多摊子已经铺起来了, 远远就能看见沈秀在菜摊上忙碌着的身影。

看那样子瘦了很多, 头发绾在后面。

他一面往前走一面凝视着这个已经做了二十多年母亲的女人, 从不干涉他一直尊重他哪怕做了错事也不责怪永远温柔。

沈秀蹲下身子, 似乎要搬箱。

后背已经有些佝偻,穿着粗布衣裳和布鞋。梁叙快步走过去, 将黑色书包扔到地上说了句‘我来吧妈’然后接过沈秀手里的箱子抱了起来。

沈秀愣了下, 眼底渐渐欢喜起来。

“放那边去。“沈秀给他指了个地方, 然后跟在梁叙后头,“怎么回来都不事先说一声?”

梁叙将箱子放好:“临时决定的。”

“吃了吗?”沈秀紧接着又问,“想吃啥妈给你做。”

说着便拉他走去里屋, 梁叙想起书包又折返去拿。沈秀站在里屋的通风口处等了下,看见他跑进来才掀开帘子进了厨房去。

“在外面肯定都是凑活着吃。”沈秀从墙角的圆桶里往外舀着面粉,“都瘦成什么样了你看。”

梁叙坐在灶火边的小板凳上, 看着母亲忙来忙去淡淡笑了。

“梁雨呢?”他问, “怎么都不见人。”

“昨晚去同学家了。”沈秀开始和面,“前几天刚报完志愿, 这孩子现在大了都说不动了。当初说报北京和你在一块我也放心, 偏不听要去青海。”

梁叙从砖块地上捡了个柴火在手里。

“青海也不远。”梁叙说, “方便回来。”

“距离上是不远可她去了没个认识的。”沈秀叹了口气, “反正啊我现在是管不动她了, 回头你说说。”

梁叙:“行。”

没一会儿沈秀就擀好了面条出来,烧水下锅一滚过后下生菜再滚就熟了然后用漏勺往外挑。那热腾腾的面条捞进碗里倒上西红柿酱汁和干面辣椒用热油一泼,一碗正宗的小凉庄油泼面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