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1 / 2)

狄青郁郁地点点头。

他耷拉着脑袋,默默跟在范仲淹后头,不顾其他人若有若无的打量目光,慢吞吞地回了衙署。

在使团之中,将狄通判方才的失落之态尽收眼底的柳七与晏殊,也免不了善意地调侃几句。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刚分别时还瞧着一脸如常的陆辞,竟是开始了漫长的沉默和走神。

一天里同他说上十句话,若能得到两三句回应,就已算是顶天的了。

到秦州前还时不时在车队旁骑马跟着,不愿老坐在闷不透风的车厢里头的陆辞,自离开秦州起,除必要的下车休憩外,就没离开过马车一步。

成天以手支着一侧耳后,懒洋洋地挑起一道帘,歪看外头景致,怔怔出神,自始至终不发一言。

与他同车、彼此情趣相投的柳七、晏殊和欧阳修三人,在多次拉他说话未果后,当他是思索什么要紧事了。

他们未再去打扰他,而很快将此行折腾成了游山玩水。

他们不时为路途的山光水色、奇石怪峰所惊叹,相互吟诗作画,再作品评……

如此循环反复,很是乐而不疲。

等使团终于抵达青唐城前,发完呆的陆辞才赫然发现,这短短二十天不到的功夫里,这三位诗才横溢的友人因难得遇上旗鼓相当的‘游伴’,加上沿途高原风光壮丽独特,一个个诗兴大发,一日日佳作如流,作得诗词共三十二篇。

至于为何不是三十三篇……

在等待检看路引的队列中,横竖闲得发荒的陆辞随手翻看一阵,就翻出了标题嫌得格格不入的、分别出自晏殊和柳七手笔,而缺了欧阳修的两篇。

他粗略一扫,顿时无语:“……你们怎连永叔发高地症那日,也记进去了?”

吐蕃位处高地,不同于中原平整,一行人中唯一一个出现些许高原反应的,便是欧阳修。

为照顾弟子,也是为防止一行人中还有其他出现类似症状者,陆辞专门命人就地停留了一日。

待他仔细观察,确定其他人具都无恙,而欧阳修也很快恢复过来后,才慢慢继续前行。

却不想二人如此丧心病狂,竟把这桩一度惊吓到四周人的‘趣事’给记入了词曲之中。

……也是够拼的。

看了眼臭味相投的三人,还有些思念刚分别不久小恋人的陆辞,索性懒得搭理他们了。

陆辞所领的使团并未等候多久,很快就被前头的守兵们发现。

他们赶紧派了几人前来,问询后确认陆辞一行人身份后,便客客气气地将他们请入城内,连物件也不曾检查,就把他们安置在了驿馆之中。

待踏入驿馆中后,陆辞轻易就能看出,这驿馆不仅宽敞华丽,精致装潢皆是簇新,显然是刚经过一番仔细修缮的。

这位吐蕃赞普,看来是为了对大宋特意为吐蕃使臣专建一馆接待的诚意,有心进行投桃报李了。

尽管经过遥远路途,使团中大多数人已是满身疲惫,但等终于抵达目的地、经过一番洗漱,恢复神清气爽后,他们都是跃跃欲试的模样了。

在窗台观察一阵后,他们难耐激动心绪,便陆续向陆辞请示,问可否出门逛上一逛。

莫说是他们,就连前世频频去各地旅游的陆辞,也对这千年前的吐蕃城池颇为好奇,当即允了。

等所有人都出门之后,陆辞换了身便服,戴上帷帽,以防万一,将证明自身身份的文书也揣入怀中,便悠悠然地上了街去。

之所以戴上帷帽,倒不是为别的,而纯粹是想着青唐地势较高,日头毒辣,还是防着些好。

除却百姓相貌与周边建筑风格上的偌大差异外,青唐城的街道上亦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陆辞随意逛了一阵,新鲜感很快散去,渐渐也就腻了。

正当他准备打退堂鼓时,路过一家招牌上写着熟悉的文字、俨然是由宋人开设的茶馆,便顺道走了进去。

跟周边生意火旺的铺席比起来,这间茶馆不仅规模上小上许多,生意也差上一截。

店家只请了两个伙计,大堂里此时也仅坐了两名吐蕃客人,各自要了一碗最便宜的茶水,就净坐在那处说话了。

当听到有新客的脚步声自门口传来时,他也只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有气无力地招呼道:“欢迎客官——还不去待客?”

受他催促,原正闲聊着的俩伙计才动了起来,堆起笑脸,迎了上去:“客官几位?是要在一楼大堂,还是要去二楼雅座?”

“雅座,一位。”

陆辞微微点头,便由他们领着,往雅座去了。

茶馆颇小,所谓雅座仅是较为宽敞的三间房罢了,陆辞本就只是随便坐着歇上一歇,也不挑剔。

“有什么茶?”

坐下之后,陆辞坐在圆桌最靠窗的位置,将帷帽随手一摘,一边将窗户朝外推开,一边习惯性地询了一句。

只是他没想到,这一问过后,却半天没等到回答。

“怎么了?难道这茶馆里,也不卖茶么?”

他疑惑地回头再问,却见伙计大张着嘴,双目滑稽地瞪大,似见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物事般发着呆。

经他再问,对方才猛然回过神来,忙不迭道:“卖,卖的!”

他滴个乖乖,这位究竟是打哪儿来的?!

——他就没见过这么俊俏的郎君!

见伙计报茶名时结结巴巴,目光躲闪,一副心虚气短的模样,陆辞不禁蹙了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