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1 / 2)

这也是王守泉和钱明华平时多次暗示外加时不时泼冷水,才让大家没有像别村那样□□部一忽悠就卯足劲儿吃,连地里的庄稼也不管了。

就是有那走娘家的媳妇,从娘家那边听了一嘴,回来给家里人说,外面有多好,也会被长辈们骂一通。

相比别的村的闹腾,王家村就淡定多了。他们坚持一个原则: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什么时候真的见到肉啊,鸡啊,电灯,电话啊,他们才相信人民公社是真的好。现在也就是跟着其他人喊几句口号,心里还是清醒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们送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58章

成立人民公社没多久,钱淑兰一直盼望的识字班终于等到了。

这天中午,烈日当头,社员们个个带着草帽拿着蒲扇歪七扭八地站在打谷场。小孩子们躲在树荫底下,指着他们捂着嘴嘲笑他们傻站在太阳底下。

燥热的天气让大家都有了脾气,有人勾着头找王守泉和钱明华,却丝毫没看到两人的人影,便抱怨起来,“怎么还不来啊,又有啥事啊?”

“谁知道呢,这一天天的就知道折腾。我们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吃饭呢,就听到有人敲锣开会。”

“别又是整什么幺娥子吧!?”

有一人四下看了看,见没有别人,立刻低斥,“瞎说啥呢。你不要命了!当心被那些民兵们听到,给你戴高帽!”

其他人也纷纷闭嘴,不敢再抱怨。

王立德等人都到齐了,立刻站到临时搭的台子上,手里拿着两块竹板,敲击了两下,“社员们,经过我的一翻努力,咱们王家村生产大队终于又可以开办识字班啦。请不认识字的社员,踊跃报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是咱们伟大的m主席为了照顾我们贫下中农组织的好事。请大家踊跃报名!”

他话音刚落,大家都露出一副很头疼的样子。显然对此事不感兴趣。

钱淑兰站在队伍里暗自叹气。虽然她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可她对王立德的口才实在是敬谢不敏,这种软绵绵的话哪里能鼓励到他们?

王立德见下面的队员不热情,又接着道,“如果不足五十个人,这识字班就办不成了。请大家一定要踊跃报名。”

“啥?”钱淑兰忍不住惊呼起来。他们家就算全部上阵也才十几口子,离五十个名额还差得远呢。

王立德让一位老师帮着记录报名的人,这份名单可是要上报给教育局的,如果人数不够,识字班是办不成的。

前几年,是因为由m主席倡导才办得起来的。现在,这几年都淡下来。整天抓生产,忙炼钢,哪里还有功夫管识字班呢。

就是教育局听到他们队这么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也不敢打保票能通过。他跑了十几趟教育局,上面领导被他磨得实在受不了,才松口,只要他们生产队有五十人报名识字班,就同意办班。

这个同意,可是有条件的。老师的补贴需要他们队自己负担。以前识字班老师的补贴可都是由教育局发的。但现在不行了。他们教育局没有老师愿意下乡。

从县城回来的王立德又找到大队书记王守泉。王守泉便让他在大会上宣布,如果能招到五十个人,他们队就再加一个民办老师。

所以,才有这么一出。

钱淑兰让家里人全都去报名。这个报名还是有条件的,已经上学的小孩是不能报名的。所以,还得把正国给剔除了。

那就只剩下王守仁,孙大琴,王守义,李春花,周雪梅,小梅,小荷,钱淑兰这八个人。

十岁以下的孩子根本不能进。因为太小,怕他们在识字班闹腾。

见大家都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钱淑兰急了,好不容易能有机会办识字班,可不能输在这临门一脚。

于是,她两步跨上台子,拿起王立德手里的那个竹板就开始打,

“打竹板,竹板响,社员听我讲一讲,

北京好,上海富,不识字儿不成路,

先进队,高工分,不如县城临时工,

商品粮,工资高,年年有鱼人人夸”

她这又唱又打的样式,很快把喧闹的人群吸引住。大家纷纷抬头朝她看。

钱淑兰的竹板就是个半吊子,以前觉得好玩跟人家学了几手。见大家的注意力已经被她集中过来,她立刻把竹板一收,朝大家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社员们呐,咱们太生产队实在是落后了呀。前些日子,我给我们家老四在城里找到一份临时工,你们知道条件是什么吗?”

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对老王家能在县城找到一份临时工,村里有许多人那是相当眼热的。也不是没有人想跟钱淑兰打听。可大家都怵钱淑兰的暴脾气,怕打不到消息,反而被她骂一顿。

后来,有人就旁敲侧击问她几个儿媳妇,可她们根本不了解情况,村里人自然也就没能打听到有用的消息。现在,终于能听到点内幕了,大家全都很好奇。她会怎么说。

“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识字班的结业证书。”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钱淑兰会让家里的儿子儿媳都念书,原来是想给他们找份工作。可城里的工作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大家都有些不信。

钱淑兰见他们不信,立刻转移话题,“咱们先不说工作的事了,咱们就说孩子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将来能上考上初中,能考上高中,能考上中专,甚至是大学。”她顿了顿道,“可,你们也不想想,连你们自己都不想识字,你们的孩子能考上吗?有句老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再有就是,英雄老子儿好汉。这说明啥?说明咱们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有些人听了她的话都有几分意动。还真的有人去报名了。有的人是心动工作,有的人是认同刚才她说得那番话。

钱淑兰歪着身子,探头去看那报名表,连一半还没凑齐,她数了数才十几个,这还远远不够啊。

钱淑兰眉头紧皱,转了转眼珠子,突然灵机一动,高喊一声,“社员们只要报名,就能去蹭油灯纳鞋底啦!”

她话音刚落,呼啦啦又有几个妇女凑了过来。

好心塞,还是没有凑到二十个。钱淑兰一拍大腿,一狠心一咬牙,再次高喊,“只要大家都来报名,我们家送大家一人十块水果糖。名额满五十为止,多了就没有啦。机会难得请大家赶紧来报名。”奶奶的,她可算是知道了,没有好处,就别想让这些人过来报名。

啥?一听有这好事,那些原本要走的人,立刻一窝峰似的全挤过来报名。

来得人太多,速度又快,没轻没重地差点把那负责登记的老师挤到地上,那书桌差点被他们撞翻。

看着乌泱泱的一群人,钱淑兰从台子上跳下来。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他奶奶的,不够专业的演讲者说得就是她,口干舌燥地讲了半天,衣服都浸湿了,才有十几个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