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瓶窑镇境内。“良渚”一名始见于南宋度宗(公元1265-1274年)时的《咸淳临安志》,原为“梁渚”,后称“梁渚里”,明代改称为“良渚”,清代的各种《杭州府志》皆用“良渚”。瓶窑镇原名亭市。唐宋时,居民多以制陶为业。窑山上陶穴错落有致,镇因此得名。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大致如下:
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8世纪)时属《尚书·禹贡》所称的“扬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先后分属越、吴、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钱唐、余杭两县,今良渚遗址所在区域大多属钱唐县,西端毛元岭属余杭县;这是杭州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行政建置,当时现今的西湖还是一个海湾,吴山与宝石山为海湾南北的岬角,今西湖以东的杭州城区还在海中,杭州的聚落主要分布在今西湖群山邻近海湾沿线。钱唐县只是山中小县,保持县级地位达800余年[ 杭州市档案局编:《杭州记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12月版,第17页。];
汉王莽时(公元9—23年)“钱唐县”改名为“泉亭县”;东汉时,钱唐县一度并入余杭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避国号,改“钱唐”为“钱塘”;
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钱江县”更名为“仁和县”;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撤钱塘、仁和两县,合并建立为“杭县”;
1949年5月,余杭解放后,设立瓶窑区,良渚遗址所在的良渚、瓶窑两镇属之;
1950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良渚遗址所在的良渚、瓶窑、安溪、长命诸乡仍属瓶窑区;
1958年4月,杭县撤销,划为杭州市郊区。良渚遗址所在的瓶窑镇、长命乡划归余杭县;
1959年10月,余杭县撤销,并入临安县。良渚遗址所在地属临安县长命公社和杭州市良渚公社;
1961年3月,余杭县地域从临安县析出后,并入钱塘联社(原杭州市郊区)。4月,钱塘联社改为建制县,定名余杭县。良渚遗址属余杭县三墩区和瓶窑区;
1991年,余杭县各乡镇进行撤、扩、并,撤长命乡,并入瓶窑镇;撤大陆乡,并入良渚镇;
1994年,余杭撤县设市(县级),良渚遗址为余杭市瓶窑、良渚、安溪三镇所辖;
2001年3月,余杭市撤市,改设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遗址仍属余杭区瓶窑、良渚、安溪三镇;
2001年8月17日,余杭区各乡镇进行撤、扩、并,撤安溪镇、勾庄镇,并入良渚镇(今良渚街道);撤彭公乡,并入瓶窑镇。良渚遗址属良渚、瓶窑两镇(街);
2001年9月,划定良渚、瓶窑两镇242平方公里范围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并成立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局)。
(二)良渚遗址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建制沿革中可以看出,良渚遗址现今最主要的聚居地为瓶窑镇、良渚街道两处。瓶窑镇、良渚街道的建镇历史长,但瓶窑设镇自民国以后几乎没有变更,良渚街道则多有变动。
1.瓶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瓶窑镇位于良渚遗址西部,区域面积128.81平方公里,东苕溪、宣杭铁路、104国道[ 104国道是从北京经由济南、南京、杭州至福建的国家级干道公路,其前身为始建于1925年的京(南京)杭(杭州)国道。良渚遗址内的路段原经良渚、长命和瓶窑,即老104国道。1998年,为保护良渚遗址改道南移,从勾庄至彭公拉直,避开了良渚遗址分布区,即新104国道。为保护良渚古城遗址,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自2016年12月12日起,老104国道良渚古城遗址段永久封闭。]穿镇而过。镇区以窑山为依托,逐渐向东南方向发展。据南宋咸淳《临安府志》载,镇北有小山名亭市,山下村落因山得名,故瓶窑旧称“亭市”。宋代亭市山南麓大规模建窑烧制陶瓶,始有“窑山”之谓,亭市村遂又名“瓶窑”。明代大学士朱国桢在其《瓶窑重建真寂禅院记》中提到:“瓶窑其地俗朴民俭,自农桑外多以埏埴为业,故市廛之与陶穴相望栉比。”窑山是当时窑场的聚集地,其南坡的窑址尚有约1万平方米的面积,堆积厚度达3-5米,以烧制韩瓶为主,另有盏、盆等器类。宋代,在瓶窑石濑设巡检司。明代,瓶窑仍以瓶罂生产为主。由于窑业发展,瓶窑也就由村发展为集市[ 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馆)编:《余杭历史文化名镇》,杭州出版社2016年12月版,第142页。],并设瓶窑镇。瓶窑镇南沿苕溪建造的西险大塘是重要的防洪屏障,保障了杭嘉湖平原的安全。
瓶窑镇长命村,原为长命乡,1992年撤乡并入瓶窑镇。长命旧称“长明”,位于良渚遗址南部,老104国道横穿其北,前山港和庙桥港交汇其境。相传,康王赵构南逃,来到一座名为“万善桥”的小拱圈桥小憩,突闻金兵追来,便躲至桥洞内。康王在杭州登基后,想起救过他命的小桥,遂派人将“万善桥”修成一座高大的圆拱石桥,并称此为“藏命桥”。日久此桥便成了“长命桥”,此地也随之改称为“长命村”。据施昕更先生著《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中记载,民国时期长命桥的商家仅20余户,民风与良渚略同。太平天国之后,此地人口死亡过半。此后人口半数为移民,以绍兴、温州籍人居多。
瓶窑镇还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纸伞技艺、石濑花灯舞;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灯彩扎制技艺;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良渚玉雕、传统米酒酿制、笋干加工技艺等。
2.良渚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良渚街道位于良渚遗址东部,区域面积103.1平方公里,庙桥港和良渚港在此交汇,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镇区沿良渚港呈块状分布,荀山雄居北部,老104国道在此段成为主街。据考证,良渚之地汉时称“兰陵”,晋称“梁诸”,南宋咸淳《临安志》又称“梁渚”,民国《杭县志稿》卷四又称:“宋有良渚里”。相传此地旧时多渚[ 渚,即水中陆地。],后垦为良田,意为美丽之小洲。据施昕更先生著《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记载,民国时期良渚镇依良渚港作东西向延伸,居户约400余户,商店80余家,人口达2000余人。民风朴实,居民节俭耐劳,尚存古风。镇上住户多数为商民,而镇外农民以自耕农居多。民国时,杭州去南京的官道经过良渚。镇之南有一特殊的村落,名叫“打网村”,村内居民都姓何,为“九姓渔户”之后,民风迥异。相传,“九姓渔户”系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败的陈友谅九名部将的后代,自其祖先被贬起,他们不得登岸,不许与陆上的人通婚,甚至不准穿鞋着袜,故只好以打渔为业,逐水而居[ 张长工:《良渚文化遗址发祥地史迹漫笔》,载赵晔著:《良渚文明的圣地》,杭州出版社2013年12月版,第14-15页。]。良渚遗址内“天打网”遗址的名称来历,即与此有关。
良渚老街南侧跨良渚港有一南北向三孔石拱桥,原为三孔平桥,明万历年间改建为三孔拱桥至今。全长24.5米,顶宽2.6米,桥堍宽3.2米,中孔跨度6.8米。南北二堍各有步档15级,桥顶望柱4支,其上端琢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各1只。据传南宋时,康王赵构南渡,曾被金兵追至良渚渡口。危急之时,一马姓青年划小船将康王送过河。刚上岸,金兵追到,遂逼该青年回渡运载金兵追赶。青年不从,最后被金兵乱箭射死,康王平安脱险。康王称帝后,派人查寻该青年下落,得知被杀后追封他为武状元。此渡口后来建了一座木桥,名为“马家桥”,因古时中状元被誉为蟾宫折桂,故又名“折桂桥”。
良渚街道安溪村,原为安溪镇,2001年并入良渚镇。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始设安溪镇。安溪之名,据明朝田艺蘅《白鹤诸山记》记载,“度安溪桥,溪流上接苕溪,至此百里,则势缓而渊深,无复崩溃之虞矣”,应当为苕溪至此平缓无险之意。在此地原有一座古桥,名叫“广济桥”,系东苕溪上最具规模的古桥。这是一座五孔连拱石桥,全长59米,宽4.5米,高9.2米。桥两边设置石栏、望柱,石栏两端镶有抱鼓砷石。此桥原为京杭古道要津,南宋末年元军围困临安府、逼降南宋,太平天国两攻杭州,均取道此桥。1986年,其东边建起新桥后,此桥被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