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帝和李太后母子两个互相揭短,互相打脸, 互相检举揭发, 这本是嫡母和庶子之间常见的修罗场, 却发生在了亲母子之间。
嫡母和生母之间的厮杀, 庶子反而维护嫡母, 简直嫡母不像嫡母, 生母不像生母,两者反过来了。
没想到亲娘会使出如此阴狠的手段, 永兴帝很难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喃喃道“母后, 你杀的只是纪太后吗不, 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 那是朕的骨肉,您的血亲您怎么忍心下手”
李太后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纪太后肚子里的是孽种, 是祸根。你还年轻,孩子可以再生,可是丑闻一旦传出去,你的皇位不保,皇室也无法承受这种父子同槽而食的丑闻,李唐王朝唐太宗和太子都封了武媚娘为妃子,千百年来一直被人唾骂取笑, 遗臭万年, 哀家都是为了你好。”
李太后永远都打着“为你好”的理由, 这让正处于逆反期的永兴帝反感不已,母子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以前还能用温情脉脉的孝道这块遮羞布掩盖,现在干脆连遮羞布都撕破了。
永兴帝脸都气僵了,“朕的第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是孽种。朕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会好好保护太后,保护这个秘密,绝对不会传出丑闻。如果朕连自己的女人和孩子都保护了不,朕还当什么皇帝”
李太后讽刺道“是吗纸包不住火的,你和纪太后的丑事,不是被哀家早就觉察到了,最近还找到了证据吗纵使皇帝,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啪啪,李太后接二连三的打脸皇帝,毫不手软,永兴帝惊呆了
一直以来,无论是永兴帝还是宫里普通人,都以为李太后是个平平无奇的女人,只是运气好、生了个好儿子而已。
永兴帝从未见过母亲也有锋芒毕露,穷追猛打的时候。
永兴帝难以置信,“朕与母后是亲母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母后为何非要监视儿子揭儿子的短处往儿子心窝子里捅刀子朕是母后的儿子还是母后的仇人儿子和纪太后的事情,母后不说,谁知道”
永兴帝对李太后发出了六连问,多年母子,永兴帝却似第一次认识自己的母亲。
李太后平庸浅薄的人设崩塌了。
其实李太后从选秀、到先帝临幸过一次就抛到脑后的“日抛型”妃子、到平安产下皇子,把儿子抚养大,再到讨好刚刚丧子的纪皇后,把儿子推向太子的宝座,再到太后,成为上一届的双黄蛋宫斗冠军,李太后绝非表面上那么肤浅。
一山不容二虎。
一宫不容二主。后宫里有两个太后,两宫并尊,李太后是不服的,一直暗中和纪云较劲,想要乘机把她踩在脚下,不得翻身。
但李太后不会这么傻的坦白自己的想法,面对愤怒震惊的儿子,她要紧扣“都是为你好”的主题,无论监视纪太后和永兴帝,还是豢养死士刺杀纪太后,都是为你好,母亲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
于是李太后苦劝儿子,“哀家知道不是你的错,你才十七岁,没有经历过其他女人,涉世未深,都是纪太后守不住寡,耐不住寂寞,又担心哀家将来要压她一头,所以故意勾引你,把你拉到她那条船上,珠胎暗结,以为有了共同的秘密,你就和她亲密。”
“哀家在宫廷这些年,看惯了女人的下作手段,你千万不要上她的当,以为她真心喜欢你,我最了解她,她是个有野心有手段有智谋的女人,她故意勾搭你,就是走武媚娘的路子,仗着先帝和你的宠爱,将来有登基为女帝的野心。”
永兴帝目光入炬,似看够了母亲的虚伪“太后还是父皇嫔妃的时候,就一直嫉妒她。太后不受宠父皇宠爱,她却独得父皇恩宠。太后生子,只封了嫔位;她生子,封了皇后。太后自觉样样不如她,就把她当成敌人,可是她从来不把父皇的女人们视为对手,也不屑用下作手段,她同情所有后宫妃子,甚至殉葬都舍不得,想要废除殉葬的祖宗家法,若不是那金太嫔自寻死路,父皇的嫔妃一个都不用死。”
永兴帝还以颜色,反手打脸,句句戳中李太后的要害。
都是为我好不,你是为了自己。
听亲儿子这样说自己,李太后面红耳赤,她的确不得宠,先帝只睡过她一次,典型的“日抛”妃子,她除了那个疼痛的初夜,就再也没有任何x生活,近二十年如一日的守活寡,先帝死不死其实都一样。
李太后对纪太后,表白上恭敬,内心是各种羡慕嫉恨啊。
好容易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推上帝位,却和自己离心,一颗心都偏到胳肢窝了,说什么两宫并尊,其实还是纪太后风光无限,她这个生母无论什么事情都要退到一射之地。
这叫我如何再继续忍耐
老子宠她,儿子也宠她,这对父子都相继掉进了纪太后的温柔乡无法自拔,李太后怒不可遏道
“她天生狐媚,唱淫词、跳艳舞,整日声色犬马,勾引先帝,由此得宠,气死了先皇后,万夫所指,都骂她是妖妃祸国,她装可怜无辜,自请出宫去清风庵出家清修,却不肯好好烧香拜佛,去推行什么救荒神物地瓜来洗白魅惑君王的名声,收买民心,叫她什么地瓜娘娘,引得先帝去看她,两人在庵堂苟合,迷得先帝把她接回宫,封为继后。”
“明明出了家又进宫,她走的路子和武媚娘一模一样,难道这只是巧合你们男人都以为她是个好的,殊不知她眼中只有前途,一心往上爬,以爱情之名,仗着你们父子的宠爱掌控权力,等将来她翅膀硬了,这天下姓朱还是姓纪都难说”
李太后差点就直说纪云要学武媚娘谋朝篡位了。
难道我一辈子都要生活在纪云的阴影之下吗
李太后紧紧抓住永兴帝的手,”她不爱你,或者说,谁当皇帝她爱谁,她不知廉耻,没有节操,她只是仰慕皇位,仰慕权力,如果坐在在皇位上的人是其他皇子,她也会不知廉耻的爬上那个皇子的龙床,怀上孩子作为将来争权夺利的筹码,你千万不要上当啊,只有哀家才真的爱你,为你好。”
原本母亲嫉妒纪云,想要东风压倒西风。永兴帝可以理解,有些事情睁一眼,闭一只眼,差不多就行了。毕竟母亲压抑、煎熬了前半生,就想仗着儿子当了皇帝,扬眉吐气一回。纪太后因正室身份处处压李太后一头,连给皇帝选择一后二妃都没有母亲的份,母亲当然不高兴。
可是永兴帝没想到母亲对纪云有了如此大的偏见和误会,纪云厌恶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争斗,只想在太后位置为国家和百姓做一些实事。
比如废除宫妃殉葬制度。
比如开海禁,让商人自由做海外贸易生意,海外贸易成了正当生意,国家收税,人民富足,还能联合商人们赶走倭寇和海盗的骚扰。
纪云甚至还改良了火药配方,做出了形状似海星的炸雷,这东西今天就救了孔雀和纪云的命。
纪云的目标,根本不在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里。
永兴帝不得不承认,纪太后的格局和李太后相比,就像泰山和海面,无法相提并论。
“住口不许你侮辱她”永兴帝甩开李太后的手,犹如甩掉吐着信子的毒蛇,“你胡说,她没有,她不是。她没有爬朕的龙床,是朕从小崇拜她,长大了崇拜变成爱慕,是朕主动亲近她的,朕和她的第一次,也是朕乘着她喝多了朕和她,是真爱。”
李太后哈哈大笑,“真爱你在紫禁城里说真爱真是天真啊,你只是她攀登权力的垫脚石,她寂寞时在床榻上的玩物而已,她只有二十五岁,正青春,以前独得先帝宠爱,如今深夜寂寞,孤枕难眠,身为太后,又不能改嫁他人,怎么可能熬得住”
“没有你,她也会养几个听话的面首,你是真龙天子,怎可堕落到成为女人的玩物,解闷的工具。儿子啊,回头是岸,听娘一句劝,直接将这个红颜祸水弄死,以绝后患。娘能发现的,迟早别人也能觉察,你的两个弟弟,还有皇叔们那个是省油的灯一旦丑闻传出去,你霸占父皇的女人,就是不孝,一个不孝的人如何当皇帝”
接连遭遇来自生母的重击,永兴帝节节败退,的确,和嫡母不伦之恋,就是不孝,说到底,是他先犯了错,怨不得李太后才用雷霆手段解决祸患。
所以李太后连否认刺杀纪太后、甩锅刺客栽赃陷害的借口都懒得找,爽快承认是自己做下的,因为她占据了道德和伦理的制高点,而永兴帝则是私德有失,不忠不孝,坏了伦理纲常。
李太后一改往日的平庸,变得咄咄逼人,永兴帝自知理亏,说道“母后两次刺杀纪太后,此事朕会压下来,但从今往后,母后不得再碰纪太后一根头发。”
“什么两次”李太后说道“只有积水潭这一次,旋磨台不是哀家做的。”
啪啪
永兴帝拍着案几上的刺客证词,“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还有刺客的签字画押,太后还要信口雌黄”
对面儿子的质问,李太后委屈又失望,“那时候哀家只是怀疑你们两个暗通款曲,没有凭证,怎么可能冒险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她你怎么连生母都不信哀家做的,哀家承认,哀家没有做的,休想栽赃到哀家头上。”
永兴帝说道“那天太后本来打算去旋磨台给她庆寿,临近开宴,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去赴宴。朕以为只是巧合,还暗自庆幸太后临时取消了行程,躲过一劫,却不曾想一切都是太后的安排。”
李太后简直比窦娥还冤,真不是她干的。旋磨台刺杀事件其实是孔缺干的。孔缺他爹年轻时嗜好唱戏,一直暗中养着多个戏班,一来是爱好,二来戏班子可以出入达官贵人的宅邸,甚至进入宫廷,方便打听消息。
刺客们在东厂厂公怀安的严刑逼供下,先招认了积水潭刺杀。怀安急于破案立功,一雪前耻,就拿着旋磨台事件再次动酷刑。
刺客们又不傻,反正承认刺杀纪太后都是死,承认一次和承认两次的结果都一样,痛痛快快承认了,还能少些皮肉之苦,所以重刑之下,买一送二,加量不加价,全都承认了。
现在永兴帝疑心重重,自是相信刺客的证词,况且李太后那天确实突然缺席,永兴帝当然以为也是自家老娘干的。
李太后辩道“哀家那天确实是不舒服心里不舒服,哀家的儿子娶媳妇,哀家却不能亲自挑选,眼巴巴的看着那群秀女围着纪太后转,献诗献绣品,说各种吉祥话,冷落哀家这个亲婆婆,哀家心里不好过,所以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去旋磨台。”
但永兴帝已经不信老娘了,“太后还在狡辩,儿子很失望。儿子不能惩罚母亲,只得砍断母亲的臂膀,不要再生事端。儿子已经将舅舅和几个儿子都安排出京,去西北戍边去了。承恩伯府几个豢养死士的刁奴,东厂已经秘密处决。”
永兴帝杀伐决断,除了亲娘,他解决了所有搞事情的人,身为君主,总不能杀自己的母族,所以用戍边来代替。